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五代梦>第八十二章 九阳派

瓦桥关

关外是连绵几十里的军营,这些都是大周随皇帝亲征的官兵将士,统帅扎营以一字长蛇阵排开,延绵不绝。大阵前后呼应,气势宏伟而且壮观,显然就是为了应对辽国的骑兵,和展示大周国威所在了。

皇帝郭荣亲自出征,在瓦桥关设立行宫,一众官员都要回避的。虽然平时没有行宫的时候,那郭荣的中军大帐也是需要围在中间。率军归降的瓦桥关守将自有安排,除了皇帝郭荣住在瓦桥关里,其余的官员除了值夜的亲卫禁军,都要在军营里面安扎的。这次随行的官员可不在少数,但是能够随驾在行宫一侧的,居然是没有一个人。

这是什么原因,就只能各人去揣测了。上位者的想法,历来是需要人去揣摩和思度的。

此时已经是申时刚过一刻左右,按照平时的惯例,军营里面正是士卒分批休息的时候了。征伐时期极少有锻炼,除非是有新兵的加入,故而一般将领都会合理安排。虽然有不少例行巡逻的士卒在军营里行走,整体来说军营还是比较安静。

皇帝一连征战三十来天,居然没有打过一仗,每到一地,都是迎刃而解的投降,看样子身在异国的汉人,都在急切的盼望回归,郭荣的这次北伐的策略,现在看起来显然是成功的了。皇帝进驻瓦桥关下令全军休整一日,因为皇帝要决策下一步的行动。

是决定先打幽州,还是先收复莫州、瀛洲,如果攻打幽州,将是直接对敌辽国精锐骑兵,势必会有不知道多少士卒,葬身边关为国捐躯;如果攻打莫州和瀛洲,那么意味着关南以内诸州国土,有可能尽归大周所有。如果莫州、瀛洲可以和前面城池一样,这种不费一兵一卒的和平归降,有这种收复国土的战争,当真乃是不世之功。就是郭荣不得意,手下诸将自然也有人追捧。

作为中坚回归的瓦桥关,地理位置特殊,靠海临湖可退可守。大家跟着皇帝不着急的是,侍卫亲军都指挥、兼职天平军节度使的李重进,正也率领大军赶来支援皇帝。据探子回报,当是不出两三日便可到达,一众将领都是信心十足。

此时,在关外一个较大的军帐内,赵匡胤正坐在案几前,身边有五个人坐在两侧,个个都是脸色严肃,大家都看着他沉默不语。

赵匡胤神色也凝重,也是沉思不语的看着大家,脑海里似乎在思索什么一样,眼神不住的浮游。

“使尊,今日会那张永德,他究竟是作何反应!”他左手边一个面色沉稳的中年,却只是穿着普通士卒的装束,看他气势完全内敛,偏偏坐在那里稳若泰山,当不是普通人物。

想不到赵匡胤身边各色人物都有,帐外还有士卒把守,显然是有些事情不想让别人知晓。看这个人虽然也气定神闲的率先询问,却居然是普通的装束。说话刻意的压低了声音,想必在这里是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一般。面对这些人,他一个普通士卒装扮的人,居然坐在赵匡胤左手第一位,想必在赵匡胤眼里,不是一般分量的人物。

他看着,不由看了对面一个精瘦的士卒一眼,这个士卒和他一般,也是普通士卒的装束,可是眼睛流转之间,精光暗闪摄人心魂。对方和他一对眼,眼神便有了交流。

“这些兄弟可是都在看着使尊,本派能够让某家和褚威师弟来使尊处听命,促成这次行动的圆满,就是希望使尊能够快速行动!”他朝赵匡胤出言问询道,言语气。

他的话让在座的另外三人都眉头一皱,这三个人显然和他们不是一系。两个穿着盔甲,一个却是文士劲装。其中左边一个,长着络腮胡子的青年将军,听了他的话正要发作。他身边那个文士劲装打扮的青年,却摆手示意他不要着急。

赵匡胤眼皮一颤,收敛了一缕不易察觉的精光,看向这个一脸渴望的中年士卒,对他微微的点头。目光却落在了他身边,那个刚刚有些主动制止,络腮胡子青年将领的劲装文士身上,淡淡的说道:“则平兄,某家这次寻找张永德,虽然是个行动的策略!如今看来是不是个错误呢!”

这个和赵匡胤看起来差不多年纪的文士,正是他的幕僚赵普,幽州蓟县人,后世赫赫有名的大宋宰相。这个时候,他还默默无闻,只是赵匡胤身边一个无人知晓的掌书记。

但是,显然赵匡胤对他能力的倚重,似乎比在座的旁人丝毫不差。不然也不会开始就询问他的意见了。要知道一旁另外两个,一个是坐在赵普身边的青年,就是大周殿前都虞侯韩令坤,而另外一个就是刚刚升任殿前都指挥使的石守信。

韩令坤是赵匡胤的朋友,如今也是禁军的老大,赵匡胤的副手;石守信却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之一,真正的结拜生死兄弟,可以说都是心腹之人。

赵普自然知道这一点,但是听了赵匡胤的话,还是沉吟道:“将军当听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管对他张永德说过什么,咱们要的就是让他心里产生一种怨气,或者说一种对皇帝的不满。张家在朝中的势力和威望,不是普通留后节度可以比拟,如果他动作起来的话,朝中自然会大乱,到那时候,将军就可以岸上观火、浑水摸鱼了!”

“就是不知道卿绍明长老和褚威长老,贵派能够在瓦桥关,弄出多大的动静来!”韩令坤静静的说道,看着两个人似乎有些询问:“咱们对他百般施压,而且不惜针对他的家人,造成他对皇帝的怨气,如今赵大哥


状态提示:第八十二章 九阳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