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剑歌易水>第一章: 蓬莱仙阁 (二)
自有爹爹和娘亲在。”想到这里,心里又平定下来,走入房内道:“娘亲,正午的饭菜做好了么?我可饿的够呛了。”

两人见到慕皓辰回来,也收起了愁容,颜氏笑道:“好好好,今天和你爹爹聊的晚了一些,这就去做,你莫要心急。”便走到厨房去。

慕栖涯看着自己儿子,伸手将他拉到自己跟前,道:“辰儿,你今年多大了?”慕皓辰笑道:“我怎么不知自己年纪?不多不少,十四个年头啦。”慕栖涯哈哈笑道:“你這小子,不错不错,我在你这个年纪早已离开父母,自己外出谋生去了。哪像你有这般福气,日日守在父母跟前。”说完脸色一正,道:“那你有胆量没有?”慕皓辰听的父亲询问胆量,笑道:“爹爹放心,我虽然不似某些天不怕地不怕之徒,但一个大丈夫应有的胆量我却还是有的。”

慕栖涯伸出手来,抚摸着慕皓辰的头顶,神色温和,道:“好得很。爹爹在山里放了一件东西,就藏在你幼时遇狼时,我将你放置的那颗大松树之上,入夜之后独自一人去将那件东西拿回来给爹爹,你有这个胆量吗?”慕皓辰此时正是事事都急于彰显自我的年纪,哪里会拒绝?于是一口答应下来。

这一天中午和晚上的饭菜尤其丰盛,颜氏也频频给慕皓辰夹菜,慕皓辰温暖之余,心里也暗暗好笑:“我只不过去山里拿个事物,瞧娘亲这模样倒像是怕见不着我了一般。”天色刚黑,慕皓辰便换了一身干练衣服,往山里走去。

宁海州属登州府管辖,西靠昆嵛山脉,东朝黄海,风光气候可谓怡人,不仅海面壮阔,那昆嵛山脉也颇具灵秀之气,北宋道教至尊王重阳和门下全真七子,亦曾在昆嵛一脉的圣经山里修道习武。

登山下海对当地少年来说,便是学堂之外最大的乐趣所在,慕皓辰这时轻功已有了底子,腿力已然不是寻常的少年可比,他顶着月色骑马来到山下,将马匹拴在山下,脚下发力,便向山上走去,不到半个时辰,便已经来到当年遇狼之处。

这时夜已经渐深,四下里一片死寂,只有树叶沙沙作响,山林里的猫头鹰在月色下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慕皓辰上山之时心无杂念,还不感到恐惧,这时停下脚步,耳听着四下里的“咕咕”声响,心里也着实忐忑,找到当年那颗松树,仰头一看,自己当年坐的那枝杈之上确实挂着一个包裹,慕皓辰轻功未成,尚不能跃过七尺之高,眼前这棵树足足十五尺高,他深吸一口气,往树干上方跃起,双手搂住树干,两腿夹紧向上攀爬。他伸出胳膊勾起包裹,只觉得沉甸甸的,也不知里面装了何物,好奇心切,坐在树上便把包裹拆了开来,却看见包里除了一根通体玄青的玉笛,此外装着些散碎银两,数张银票,银票下压着一纸。

慕皓辰心下疑惑,借着月色,将那张纸拿起一看,只见纸上写着“皓辰吾儿:我与你娘亲有事要办,你带上马匹银两,一路向西去往蓬莱境内,切莫回头,我与你娘亲自会前去寻你。谨记谨记!父慕栖涯”

慕皓辰心道:“爹爹说有要事要办,却又为何不准我回家,还给我银两让我前去蓬莱?莫非爹爹娘亲真遇上什么急事要处理不可?可为何我又要背井离乡?难道我便真的一走了之,不再回来了?”

慕皓辰跃下松树,下山解开马匹缰绳,脑海里思虑万千,忽地想到:“我便偷偷地潜回家里附近隐秘之处,看看爹爹娘亲遇上什么难事,虽然我身子未长成,未免拖累了爹娘,但看信中语气,必定是遇上什么紧急,爹爹以前学过武功,说不定是以前的仇家上来寻仇?如果真是如此,我又怎能独自撇下爹娘?”

想到这里,慕皓辰连忙快马加鞭,往城里飞驰而去。他此时莫名的背脊发凉,心里惊恐异常,也顾不得马是否疼痛,将手里的马鞭抡得啪啪作响。行到距离家门一里有余,已能望见自家门口的灯笼,慕皓辰心里稍稍安定,翻身下马,将马拴好,沿着民居展开轻功往家里赶去。

到了门前,只见大门开着,门旁两只灯笼只剩下一只,另一只散在地上,似被利器割断一般,他摸了摸胸口,只觉得胸腔里一颗心快要蹦了出来。他侧耳往房里倾听,却没有一丝声响,正自纳闷,一低头,借着灯笼的残光,猛地瞧见门上有数道砍斫的痕迹,他拿起挂着的灯笼往地上一照,向西十几步远的地上,竟然有一滩血迹,他心里吃了一惊,上前一看,斑斑血迹向西延伸开来,若隐若现。

忽然天上一阵雷鸣,月色被层云遮掩起来,豆大的雨点洒落下来,慕皓辰顿时觉得背脊发凉,再也顾不得父亲的嘱托,沿着血迹的方向狂奔而去,他一边奔跑,一边瞧着地上的血迹,深恐雨水将血迹冲洗地了无踪迹,所幸雨不甚密,他越跑越觉得双腿便似软了一般,但想到这次家里遭逢前所未有的大难,无论如何不能停下。

忽听见前方有兵器打斗之声,慕皓辰放慢脚步俯身在草丛之中,雨水越下越大,他全身都已被雨水打湿,一丈之外,自己的父亲慕栖涯已被十几名高手围在中间,手里一柄长剑使得密不透风,兀自苦斗,旁边自己的母亲正倚在一颗树上,右臂鲜血直流,面色虚弱不堪,担忧的看着一旁的鏖战。

旁边站着两个男子,对慕栖涯虎视眈眈,正是今日所见的黑面大汉和白面书生!


状态提示:第一章: 蓬莱仙阁 (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