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额娘带我去夺嫡>第213章 包藏祸心
张廷玉和马齐都要抓狂了——皇上,你不能太惯着孩子啊!拿着脚趾头想去战场上一定是八阿哥提出来,做了太子,八阿哥很在意自己没有什么军功,他在政务上是一把好手,但是对于领兵打仗——还没显露出来什么特别的能力也没建树。

而且最糟糕的是,八阿哥,如今的太子殿下长得太好看了,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精致的像是天上的仙人那样感觉。谁也不相信这样的八阿哥还能领兵打仗,八阿哥这样的上战场,没准先把敌人给逗笑了。八阿哥和皇帝一闹:“我要去战场上历练下,堵上那些讽刺我的人的嘴!”

康熙肯定是心疼儿子:“好好,就这样办!”可是你们父子怎么这样没大局观啊!八阿哥现在是太子啊!太子是干什么的?皇帝的备胎!皇上,你可不是个年轻小伙子了,动不动的就要弱柳扶风的晕一个!我们还敢把太子给放出去?张廷玉马齐真的担心康熙万一真的有个什么,京城里面不要乱了?那个时候太子远在千里之外,京城里面岂不要乱了。

康熙不满的哼了一声:“朕知道你们是忠心办事,担心有个什么仓促变故,你们是想着到时候另立新君呢?还是等着迎候太后回来继位呢?”康熙的话把张廷玉和马齐给吓得脸色都变了,赶紧磕头:“皇上春秋正盛不要做此不吉之语。”康熙是在指责他们存了别的心思。

康熙看着张廷玉和马齐吓得面如土色,心情稍微好了点:“朕是信得过你们的,京城有你们主持大局,朕才敢安心的把太子派出去。自从胤礽悖逆失德,被废黜了太子之位,朕一直在想,对于胤礽,朕已经是尽了全力,请了德高望重的先生教导他,每天都要亲自叫胤礽到身边教导他。结果——”康熙眼里闪过一丝黯然,对于胤礽,康熙可是花费了最多的功夫和心思,一心一意的想把皇位传给他,叫他做个明君圣主的。结果却是这个下场!

张廷玉刚想着安慰下皇帝,谁知康熙语气一变:“都是朕太宠溺胤礽的缘故,胤礽从生下来就在朕的身边,加上从小就是太子,这个身份自然他比别的皇子们尊贵些。臣子们多事对他奉承,更有些小人处处讨胤礽的喜欢,带坏了胤礽!在温室里面养大的花草不能经受风雨的锻炼。胤禩从小懂事,办事认真不畏辛苦!朕也是个做父亲的,不忍心看着儿子吃苦,但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也只能狠心叫胤禩去历练下。你们不要说了,自己的儿子,朕清楚。胤禩心地仁厚,朕担心他性格过于宽仁,今后治国怕是不能决断。因此才狠心叫他到战场上历练下!”

听着皇帝的话,张廷玉和马齐也就不说话了。这个时候方苞出来对着康熙说:“两位中堂是老成谋国,他们的担心也是情理之中,皇上对太子一片爱子之心,也是叫人动容。不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太子是储君,不宜深入险境。不如这样,把太子的行营设在四川。这样安全些。打仗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朝廷又不少的将军,正是他们为国效力的时候了。”康熙听了点点头:“大营不要设在成都,虽然很安全可是军前的消息传递过来需要耽搁几天。太子是代朕亲征的,他躲在离着战场千里之外算是什么代朕亲征?”这确实是个问题,若是叫胤禩把大军的指挥部放在四川,战况瞬息万变,等着情报到了大营做出决定再送出去肯定就晚了。

其实康熙的意思大臣都明白,太子是代替皇帝亲征的,叫太子躲在后面,他是安全了,可是消息不通,前方的将士们怎么看?那些将军们还会听胤禩的调度吗?一个没有微信的统帅怎么协调三军?但是刀剑无眼万一太子有个什么——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马齐低头想了想,对着康熙说:“不如叫几位皇子一起出征,身为太子的兄弟,正可以一起匡扶太子。像是五阿哥和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是——”除了太子,再派几个皇子,前方的将军看见皇帝派来了自己几个儿子,也就明白朝廷和皇帝的态度了。他们不敢不经心,太子爷安全了些。他居中调度指挥,兄弟们在外面带兵打仗!

“皇上,外面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求见!”马齐没说完,就听着外面通报进来,。康熙表情没变,只淡淡的说:“他们倒是来得快叫他们进来!”

多了几位皇子,暖阁里面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三阿哥为首给康熙请安之后,笑着说:“儿子本来在府上跟着几位先生们校对图书,谁知被几位弟弟给拉过来了。皇阿玛,儿子在领兵打仗上不怎么在行,不过儿子有几个人选推荐给皇阿玛。”

康熙知道胤祉是来帮着弟弟们说话的,他没理:“胤禛,你呢?”四阿哥和是哪个对视一眼,一齐跪下来:“皇阿玛,儿子们推荐五弟十三弟和十四弟跟随太子去平叛!”

这个时候五阿哥出来表示准噶尔欺压哈萨克汗国,五阿哥的福晋是现在哈萨克汗王的侄女,五阿哥自己也跟着康熙参加过对准噶尔的战争,对着那边的环境比较熟悉。五阿哥愿意去联络哈萨克汗国一起夹攻准噶尔的叛军。十三阿哥则是表示自己认识了以前的错误,这次要用军功来洗刷自己的错误。康熙听着五阿哥和十三阿哥的话脸上露出来些笑容。

“很好,古人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你们能如此朕心甚慰。”康熙的回复叫十三眼里闪闪发亮,他以为皇阿玛不会再给他机会了,今天


状态提示:第213章 包藏祸心--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