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逐鹿大明>第二百七十八章:箭在弦上
率两万骑兵防备朱能所领两千燕山护卫骑兵,一面让景骏率军协助风铁翎麾下黑甲骑兵拿下三族部族蛮酋再说。秦卓峰,方劲松,风铁翎等人虽无心参与这场叔侄之争的靖难之战,却也容不得兀良哈三族这般蛮夷在大宁城外,众人的眼皮子底下撒野,当即允诺行事。

宁王府宽敞的客厅中,朱棣,朱权各踞宾主之位,一派其乐融融之态。

朱棣面上看似笑意盈盈,虑及朝廷大军北上在即,北平危在旦夕,内心之中实则忧心如焚,酒过三巡后实在按捺不住,便即沉声说道:“愚兄前日所说,不知贤弟可有了计较?”他心知自己目下可是身处大宁,和朱权相比自己手下两千人实在势单力薄,虽有兀良哈三卫人马相助,也不过是打了个万不得已之时行险一搏的主意。

正在此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之声,朱棣转头看去,却见一个身披甲胄的大汉快步而来,来到客厅门外驻足不前,赫然正是自己视若心腹的大将朱能。

朱棣一瞥眼之间见素来沉稳的朱能面上隐约可现的焦急之情,心中暗暗吃惊,忖道:莫非李景隆已然兵临北平城下?

朱权心中自明,微笑着给自己面前的酒杯斟酒,摆了摆手道:“看来朱将军找四哥有事相商。”

“末将无状之处,还望两位殿下海涵。”朱能心急如焚下朝朱权微微躬身,抱拳说道。方才城外景骏,风铁翎等人调动大军捉拿兀良哈三卫首领之事毕竟闹出了好大动静,朱能眼见杨陵率军隐隐围在自己营寨之外,如临大敌的防范之态显露无疑,心知燕王殿下所谋已然被朱权看破,是以匆匆进城而来,想要找个机会密告朱棣速速离开大宁这个险境,返归北平为上。

朱棣正欲起身步出房外之时,心中念及此举未免会被朱权猜忌,索性对朱能喝道:“可是朝廷大军已然兵临北平,我和权弟目下同舟共济,你尽可直言不讳。”

此时朱棣身在宁王府中,谓之身处虎穴也是毫不为过,若是当众破脸,对燕王殿下和自己可没有丝毫益处,朱能犯愁之际依旧左右为难。原来他入城之时所带数十个燕山护卫来到宁王府大门之外,便即给尽数挡驾阻在门外。

正在此时,客厅外院落中脚步纷沓,数人缓步而来,兀良哈三卫首领给绳捆索绑,栓成了一串,面色灰败的在秦卓峰,风铁翎一众押送之下来到客厅门外台阶之上。

朱棣眼见兀良哈三卫首领束手就擒,饶是他素来极为沉得住气,也不禁勃然变色,霍然站起身来目视朱权微怒道:“老十七,你这是何意?”

朱权笑吟吟的将那杯中酒一饮而尽,站起身来向外间走去,自朱棣身侧而过时面上笑意渐去,冷道:“这三个鸟人未曾奉本王军令,私自率军前来大宁,意图不轨,当真是不知死活。”目视三族首领之时,已是面夹寒霜。

阿扎施里,塔宾帖木儿垂头丧气,海撒男答溪嘴唇微动几下,终究没有理直气壮的为自己辩解出声。要知他三人虽是一族首领,却早已接受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册封,各被授以指挥同知之职,名义上不但早已是大明朝的臣子,亦且是宁王朱权麾下,这般勾结燕王朱棣,背叛朱权,意图作乱之事,纵然在草原部族的规矩看来,也是极为可耻的举动,身为阶下囚后,性命握于他人之手时又如何能做到问心无愧?

朱权斜睨朱棣一眼后接道:“念你三人恶行未遂,本王姑且绕过,速速率领族人回去,再有狼子野心,定叫尔等有来无回。”说到这里,看了看垂头丧气的三人,沉声接道:“回去之后交待族人,若再有携带兵刃前来大宁交易牛马,定斩不饶。”

秦卓峰挥手切下,掌缘犹如利刃一般削落三人身上的麻绳。

阿扎施里等人心知自己这个指挥同知的官衔乃是昔日大明开国皇帝所钦封,未必会有性命之忧,故此束手就擒后最为担心的却是朱权大怒之下断绝自己族人和大明商贾的牛马交易,此时闻言下不禁如释重负,躬身抱拳施礼下默不作声的转身而去。

当此情景下,朱棣如何还不知自己所谋尽为朱权知晓,索性再次落座,哈哈大笑道:“看来愚兄已是成为老十七你的阶下囚,爽爽快快说罢,你意如何?”嘴里说着话,竟还取过桌上酒壶自斟自饮起来。此时形势对他虽说可谓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冷眼旁观下却能看出朱权实无对付自己之意,若非如此,只怕朱能非但无法来到此处报信,多半已是人头落地。

朱能虽是勇猛无畏,对朱棣忠心耿耿,身当此境下却也丝毫不敢用强,莫说目下宁王府手中数百护卫,便是身在不远,挥掌如刀的秦卓峰,抬手之间都能让自己立即尸横就地。

朱权坐回桌旁,默然看着朱棣自斟自饮,心中不由得也对他当此满盘皆输的情形下,却还能这般镇定自若有了三分佩服,口中笑道:“不知四哥却是许了他们什么好处,敢作此以卵击石之举?”

“本王不过将大宁之地许给他们日后牧马而已。”朱棣淡淡说道。

朱权闻言不禁勃然变色怒道:“咱们汉人何人做皇帝,却与这些狼子野心的异族何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四哥莫非忘记了宋国公,颖国公率我大明将士远征辽东之事?”说到这里,冷冷哼了一声,面夹寒霜的道:“便是四哥昔日视若眼中钉的蓝玉,面对异族之时,却也不失男儿本色,何曾有过一丝妥协?”

朱棣闻得朱权直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八章:箭在弦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