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逐鹿大明>第一百四十四章:死于安乐
及此,沉声说道:“正是你们都以为很高明的这位宋太祖赵匡胤,留给子孙安于享乐的精神,给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使得宋朝所有的皇帝和很多鼠目寸光的大臣都以为,丢了燕云十六州,还有江南,丢了江南还有四川,丢了四川,还有福建广东,一次次给异族的一纸空言所欺骗,坐失战机。以为交了岁币别人就不会打过来,不愿和异族奋力一搏,最后无路可退,只有去跳海。”

朝中一众文官对于昔日宋朝的靖康之变,崖山之战,莫不视之为不可触及的逆鳞,听得朱权如此残忍,冷酷,刻薄的将宋朝陆秀夫背着八岁的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十万以上军民蹈海而死的悲壮一幕说出,许多道目光都充满了怨毒,怒视着朱权。

“够了。”卓敬怒吼一声,身形颤抖,双手五指的指甲已然深深陷入肉中,牙齿将唇角都咬出了鲜血来,一双目光恶狠狠瞪视着朱权,恨不得扑上来咬他两口一般。

朱权转头迎着那无数道充满切齿仇恨,恨不得吃了自己的目光,朗声说道:“正所谓知耻而后勇,咱们只有迁都北平,才能提高北方人口,文化,牢牢将北方诸省掌握于大明版图之中,借助强大的军力和长城,压得那些塞外磨刀霍霍的游牧部族,难以越雷池一步,不至于重蹈宋朝的覆辙。”嘴里这样说,脑海中闪现的却是塞外蒙古三大部落,脱欢,贵力赤,和阿鲁台的面容。

燕王朱棣抬起头来看了看朱权,暗暗想道:朱权这小子,今天说话如此狠毒刻薄,无异于朝这些酸儒的心窝里插刀子。眼看方孝孺,黄子澄等面容上的痛苦之色,心中甚是愉悦,转念回想起明日午时,自己还有那么个监斩国子监学生的黑锅要背,内心中竟是头一次和朱权生出了同病相怜,同仇敌忾之感。

朝中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卓敬等一众年轻官员尽皆跪倒在地,许多都是泪流满面,齐声说道:“陛下,我等赞同迁都北平,将塞外的鞑子阻于长城之外,使得我中原百姓不再遭受异族铁蹄蹂躏。”

今日早朝之上,反对迁都的许多文官武将,一些是出于不愿扰民的公心,一些则是出于不愿举家迁徙的私心,但朱权以这么个“死于安乐”的试验,说明宋朝灭亡的法子太过残忍和直观,无异于深深触痛了他们的逆鳞,自六部尚书,徐达等三公以下,接近一半的官员都已然跪倒在地,出言同意迁都。即便是私心再重之辈,到了此时眼见群情汹汹,也不敢再公然反对迁都。

洪武皇帝朱元璋一面挥了挥手,让那两个远处的宦官将朱权试验用的这些玩意儿搬走,一面冷冷看着这些文臣武将,心中忖道:权儿这么个古怪的法子还真不错,到了此时若谁还敢不识时务,公然反对迁都,无异于希望我大明重蹈南宋那帮废物皇帝,偏安江南,亡于异族之手的覆辙,看我不砍掉这些东西的脑袋才怪。想到这里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着群臣,沉声说道:“迁都此举,事关重大,涉及的方面太多,无法一蹴而就,需要多年才能真正实行。先让浙江,江苏这两个省的府,县,乡各自统计人口多少。”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四章:死于安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