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大明小郎君>222 母子相见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一入候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是唐朝崔郊明豪门大宅的森严,很多人一进去,也许一辈子也出不来。

最明显的就是皇宫,那么多秀女进宫,这些美女的一生就在生活在那个豪华的“囚笼”里,然而,很多人终其一生人甚至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也终其一生没有再出过宫,只能在宫墙内空耗着美好的如花年华。

也有人是幸运的,受到君王的宠幸,在皇宫里享受荣华富贵。

卢靖妃就是众多幸运儿中的一个。

嘉靖十三年三月,卢靖妃凭着自己的姿色被封“九嫔”之一,封和嫔,十六年生下景王,母凭子贵,晋靖妃,受到嘉靖的宠爱。

进了宫,没有皇上的批准,不能随意出宫,需要什么,可以宫女和采办去买,只有一些地位高、身份特殊的妃嫔才能省亲、出宫拜佛等待遇,能为嘉靖生下一子,卢靖妃也可以出宫拜佛。

大年三十,那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很多百姓都会到寺庙上香祭,这是对一年的总结,感谢神灵在这一年的庇佑,顺便祈救来年的风调雨顺,大量的信徒涌向各处的庙宇,特别是那些有名的庙宇,更是人满为患。

作为京城最古老、也最负盛名的潭柘寺,更是人头涌动,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虔诚地上香拜祭。

这个时候,潭柘寺的僧侣无疑是最忙肆的,不仅要引渡香客、讲解佛经,还得指点香客怎么拜祭,不但普通的僧侣忙得团团转,就是寺里的高僧也没空闲,他们也得接待达官贵人。

自黑衣宰相姚广孝在潭柘寺隐居以来,潭柘寺就和大明的达官贵人结下了善缘,很多人习惯到这里拜祭、布施。就是皇宫的妃嫔们也不例外,例如宫中的卢靖妃,就是潭柘寺的常客。

信徒众多,还得接待这些达官贵人。这无疑需要妥善的安排,好在潭柘寺上下,早就有丰富的经验,知道怎么分流和引渡,让一切井然有序。

对潭柘寺上下来说。今日接待最特别的客人就是出自宫中的卢靖妃。

皇上的妃子,普通人是不能轻易见的,也不能和凡夫俗子一起拜祭,每次卢靖妃拜祭前,都要暂时清场。

拜完观音拜罗汉,拜完罗汉又拜佛祖,再加上布施和欣赏一下潭在柘寺的美景,前后耗费了小半个时辰,最后在济源大师的安排下,品尝一下潭柘寺为卢靖妃特意准备的斋菜。

小半个时辰做这么多事。那时间绝对不宽裕。

一是出宫的时间有限制,二来卢靖妃也体恤百姓,不忍百姓在殿外候得太久,因为她拜祭时,普通百姓就只能在外面静候。

潭柘寺悠久的历史,漂亮的景色,在京城有很大的名声,而潭柘寺的斋菜,同样是一绝,这里的大师擅长用豆腐作食材。然后雕成各种形状,再用秘法烹调,做出香、色、味俱全的斋菜,让人拍案叫绝。

卢靖妃身份特殊。拜祭时有提前清场的特权,就是用斋饭不是和普通人一样到斋饭堂,而是在少师静室旁边的一间独立的静室内用斋饭。

这里位置僻静,又能欣赏到外面漂亮的梅林,绝对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斋菜送上后,那些小沙弥很快退了下去。就是贴身宫女也退到门外守候。

面对着满桌的精美斋饭,一向喜欢斋饭的卢靖妃却没有动筷,而是到张望,好像等待着什么人。

“吱”一声,静房角落的柜门突然推开,一个衣着普通的男子钻出来。

美艳的皇妃,独自吃饭时钻出一个男人,换哪个都得花容失色,可是,卢靖妃不仅不惊,眼里还有涌出浓浓的爱意。

“母妃...你还好吧,咳咳...”那男子说完,就是二声低沉的咳嗽声。

那是咳嗽时用毛巾紧紧地捂着自己嘴巴,免得大声让外面听到。

要是卢靖妃的房间传出陌生男子的声音,传出来这事就大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景王朱载圳人,卢靖妃的亲生儿子。

“皇儿,我皇儿瘦了。”

一看到景王,卢靖妃一下子激动了,马上冲过去,紧紧地把景王抱在怀里,生怕他跑掉一般,那泪水像断线珠子一般落下。

哪个母亲,都不忍和自己儿子离别的。

“母妃,孩儿不孝,没能在身边侍伺你。”景王也一脸动容,紧紧抱住卢靖妃,有些哽咽地说。

事实上,景王和卢靖妃的关系一直很好,毕竟是血浓于水,昔日在京城时,两人一内一外,配合无间。

景王能拖到嘉靖四十年才去就藩,卢靖妃出力极大。

情绪稍稍平息下来,卢靖妃忧心忡忡地说:“圳儿,你不是在安陆吗?怎么回来了?要是让你父皇或大臣知道你回京城,这事可非同小可。”

分封就藩,没有皇上的传召,不能私自离开藩地,不然就作叛乱处置,儿子用这种方式跟自己见面,肯定是偷偷回来的。

当日接到景王托人传到宫中的密信,卢靖妃以为有人作弄自己,确认是字迹和信物后,马上就大惊失色。

景王咬着牙说:“母妃,皇儿再不回来,只怕不久以后,这天地之大,再也容不下我们母子。”

“圳儿,你还没放弃?”卢靖妃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地说。

知儿莫如娘,景王的心思,卢靖妃哪里不知?

“母妃,你就甘心输给那个贱人,以后就要仰她鼻息说话?”景王盯着卢靖妃一脸低沉地吼道。

卢靖


状态提示:222 母子相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