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趟过青春河的男人>181第091节 伤离痛别(上)

第091节伤离痛别(上)

信寄出之后的第二天,夏雪突然来访,说她要外出毕业实习了,去四川成都,约走二十多天。这让我颇感意外。当时,我正在上晚自习,她和李一芳一块儿来教室找我。来不及多想,我就赶快请假,把她们领回了宿舍。这是本学期夏雪首次来我这儿,但这竟有的珍贵的第一次,却不是来看我的,而是来和我作别的。唉,我是多么多么的命苦呀!她和李一芳一人一句,共同向我介绍了外出实习的详细情况,说乘这难得的机会,顺便饱览一下天府之国的大好河山。

夏雪兴高采烈,脸上时刻洋溢着一种难以按捺的喜悦与激动,而我却不听则已,越听越心绪不宁,越听越心情沉重,想着她这一走彼此将有二十多天不能见面的现实,想着两人相处将近一年而关系始终没有实质突破的严峻现状,想着她这一走,双方的关系将被暂时搁置的渺茫未来。想着想着,心里就涌起了无限悲怆。坐在这位美丽可人的女友对面,我有苦难言,脑子里不停闪现出将近一年来因追她而所吃的一个又一个苦头。“花儿醒,花儿开,谁能明白……”我不明白,得到一个女孩儿的芳心怎么这么难!爱情怎会如此遥不可及?

晚自习后,室友们陆续回来了。众人一回,夏雪和李一芳便马上起身告辞。

这意外的变故再次打乱了我的规划,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思考起了与夏雪的关系。我心里酸酸的,对这种意外变故无以应对,只能发出一声声无言的哀叹。这一波三折、有始无终的恋情本已让我心力憔悴、叫苦不迭,而现在却又出现了新的更让我不可掌控的变数,叫我如何是好?如何是好?!我想,也只能对她的外出表示支持了,还能拽着她不让走吗?拽得了吗?可用什么支持呢?嘴巴、口头上的支持已给了无数遍,给来全去还是空谈,现在应该来点实的、有价值的。

怎么给呢?就是给她拿点实习费,可我这个穷光蛋连自己的生活费都常常捉襟见肘,哪还有余钱给她?情急之下,我开始向室友们借钱,恰好长台市的李金孩家里刚寄来钱。听说我的情况后,小子二话没说,就非常够意思地答应借钱给我。第二天一大早,金孩连课都没上,就领着我来到了学校附近的储蓄所。

这家小小的储蓄所,仅有两间屋子大,三名工作人员。储蓄所的设置,主要是为方便周围的居民就近存钱、取钱,但粮校学生反倒成了常客。可我们这些人多势重的学生客非但不能给储蓄所带来多大业务,反而却给人家添了数不尽的麻烦。穷学生们绝对不是手头钱多得没处放而往这里存,而是少得实在可怜生怕丢了才存在这里。钱存进去以后,几乎隔两三天就来取一次。存的不多,取的也不多,一次就是个一二十元,今天买饭票取一点,明天买书也取一点,让储蓄所的营业员不甚其烦。

尤其是每天下午课后,蜂捅而来的粮校学生一下子就挤满了整个屋子,把小小的储蓄所挤得水泄不通,让前来办理大业务的客户们急得抓耳挠腮,但又毫无办法,谁好意思跟满脸稚气的学生娃生气呢?我从来都没在这里存过钱,在有了第一学期不到一个月就花光600元钱的惨痛、可怕经历后,就再也不敢多拿了,生怕那样的悲剧再次上演,头一学期还能向大姑写信求救,以后可就孤立无援了。既然自律意识这么差,那就只好寄希望于他律了,办法是尽量少带钱,开学时只带两个月的生活费,等学期中间再给父亲写信,让他再汇点。

上课时间,储蓄所自然不会有铺天盖地的粮校学生。这样,金孩很顺利地就取上了钱。他取了100元,自留30元,借给我70元。我高兴极了,边道谢边接过这意义非凡的70元救急钱。此天正好是星期六,下午我立马就去了夏雪那儿,在帮她收拾好外出要带的几样东西后,就郑重地将这70元送给了她,作为对她实习的资助,也作为我这个穷光蛋为她奉献的微薄爱心。正如我预料的那样,夏雪执意不收,说什么也不收,任凭我把好话说尽。当然,我知道她并不是嫌少,而是另有原因。原因也很简单,不外乎有两个,一是怕欠下我的人情,没“法”还;二是不忍心花我的钱,她知道我的家境,这钱相当于我两个半月的生活费。但这天我下了决心,非要她收下不可,自爱上她之后,除在感情上有所付出之外,其它方面还从未有过什么实质性和实际性的付出,反倒觉得欠了她不少情。

为了让夏雪收下这70元,我甚至不惜搬出圣贤的爱情名言“一个人如果没有能力帮助他所爱的人,就没有资格谈什么爱与不爱,当然,帮助不等于括帮助”,在我异常坚决的态度下,她犹豫再三,才勉强收下。傍晚时分,天气格外阴沉,灰蒙蒙的,而我却因赠给夏雪70元钱而变得心情格外开朗,浑身上下轻松异常,似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看来呀,爱不光是挂在嘴上、藏在心里的东西,还包括为心爱的人所做的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晚上,夏雪留我共进晚餐。在这个小小的餐厅里,我俩再次成为瞩目的对象,再次成为令人羡慕的一对,虽说我心里十分清楚自己与夏雪的关系并不比初见时有多少进展,但表面上的亲近足以为他们留下丰富的、甚至是垂涎的想象空间。这一点,从身边那些聚光灯一般的眼神,就能轻而易举地读出二三。晚饭后,两人离开校园,信步


状态提示:181第091节 伤离痛别(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