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寻仙游>第一百七十一章 初抵古皇陵

北疆之水入中原,名沧。经西陵城,流过沧漩渡,一分为二。一过古皇陵,上窑洞群,流经石坊村,横贯云梦泽,下往江南。一下窑洞群,成红石峡,侧畔流光城,下往巴蜀。有岷水自北疆而古城,成东剑池所在长湖,融入五彩池。岷水与沧水在五彩池交汇,经盐亭村,汇往南诏。

大荒之大,即便是谷璃这等结丹修士,也不是可以一步走完的。不然,也不会人人都向往着结婴,继而拥有那遨游九州的大能。出生于南海渔村的谷璃,对于水有一种天生的亲近之意。

经历了这样一场惊天之变,除了昆仑境之外的大荒之地,都是一般低阶妖魔遍地丛生,中原一地因此泯然于众,再也显不出特别的危险来。

出了雷泽的地界,从石坊村入中原的谷璃,沿着沧水逆流而上,过窑洞群,抵达古皇陵。

谷璃会往古皇陵方向过来,是因为噜说,诸派弟子如今都散入了大荒之地,其中一部分往山野之地灭杀低阶妖魔,一部分往巴蜀剑阁古城和中原古皇陵开进,准备进入方寸之地。

从雷泽出来,自然是古皇陵一地比剑阁古城更近,听噜说固然可以了解大部分情况,但谷璃还是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因此,便沿着沧水往古皇陵方向来了。

因为方寸之地封印了原本的古皇陵,如今的古皇陵之地,只有古皇陵经历了千年风霜之后,所呈的庄严肃穆和沧桑厚重。

轩辕帝时期便起建的皇陵,经历了千年时间,如今已经被人们在皇陵之前冠上了古字。群山峻岭之中,一座雄伟恢弘的陵墓坐落在山谷之内,谷内古木参天,陵墓内方外圆,圆弧状的陵园石壁设有九大护墓石雕灵将。

以这座巨大的陵墓为中心,周围九座山峰之上,各有一座陵墓位于石雕灵将所面对的方向。与轩辕帝的陵墓相比,陵墓虽然同样宏伟,却并未有石雕灵将守护,而是在陵墓之前,各有一座巨大的龙头石雕,往谷中的陵墓做吐珠之状。

这九座陵墓,分别属于轩辕帝之后的九位帝君。

一为轩辕帝之子,少昊帝。二为轩辕帝之孙,颛顼帝。三为轩辕帝曾孙,帝喾。

帝喾三十多岁即位,一百零五岁去世。其后儿子挚即位,因帝挚荒yin无度,在位九年后被罢黜。

其后经历了两百多年战乱,直到剑阁古城伏龙之剑的持有者徐剑灵,一统大荒建都西陵。

这第四位帝君,便是因为修行之人身份,而不记名于史册之上的徐剑灵。第五位帝君名伊祁放勋,即史册记载的尧帝。第六位是有娥皇、女英两位爱妻的姚重华,舜帝。

第七位则是帝禹。

最后两位则是为振兴大荒曾经为帝,却在大荒兴盛之后重归仙门的天子玉及天子成。此二人便是白水观玉成真人及蓬莱仙居殇阳仙人。

谷璃立于无鞘之上,站在山巅往古皇陵之地望去,九座帝君皇陵将轩辕帝之陵拱卫其中,似九星环绕。九座帝君皇陵之顶的巨大龙头石雕,更似对轩辕帝陵墓做出俯首之状,咋看去,将轩辕帝的地位和威严烘托到了极致。

然而,谁又曾想到,这九座帝君皇陵,所摆出的乃是源自白水观祖师仓颉的九龙拘魔阵。

几十年前,帝禹在位期间,最初选定的继承人,是掌管刑法的皋陶,可惜大贤皋陶因病去世了。帝禹便在众人的推举之下,选定了伯益作为继承人。但随着大禹帝位的巩固,大禹想让自己的儿子启来继承王位。由于伯益功劳卓著,帝禹为免犯众怒,便将此事按下不提。直至临死之时,才提议要葬墓于出生地——江南涂山,并要求伯益为其守灵三年。

帝禹死后,白水观之人将帝禹葬入古皇陵,并在涂山为其设下衣冠冢。

白水观将帝禹葬入古皇陵乃是为了利用帝禹龙气,镇压古皇陵正中的戾气。对于帝禹的布局,白水观基于不涉凡俗的原则,才在涂山设下衣冠冢。

帝禹死后,伯益前往涂山守灵,称伯益王。

帝禹之子启,却在西陵城大肆行使皇权,大多数统领甚至表示了效忠。伯益王三年后归来,发现王权旁落,大怒,遂召集部族与启大战。

伯益王在江南起兵,与启大战于云梦泽,双方相持不下,大战数十年,后伯益王败走雷泽。几年后,有扈氏首领再次起兵,启派在兵书亭修行的儿子森罗,与有扈氏大战于,有扈氏败,森罗殿下将伯益王斩于剑下。

有扈氏之战,伯益王之怨导致古皇陵的九龙拘魔阵产生了松脱。魔气从古皇陵正中,轩辕帝所在陵墓内喷涌而出,形成了一道直达天际的紫黑色光柱。这道光柱,便是让谷璃等人当年的开阳大选不了了之的元凶。也是大荒之地魔气入世的起始。

望着古皇陵之地,谷璃有点不明白。诸大仙门既然不涉凡俗,为何凡俗之中的帝位之争又牵制着灵魔之本?

谷璃正待深思,却感觉有数位结丹修士从西陵城方向往古皇陵而来。

谷璃转身望去,以君小醉为首的一批白水观弟子,脚踩各色玉葫,往这边飞来。

虽隔得遥远,修行之人的目力却是极好的。远远便看到君小醉脸上浮出惊喜之色,遥遥相问:“谷师姐,一切可安好?”

谷璃远远往君小醉揖礼道:“这次还得多谢君师妹为我传讯。”至于在百渊府之中际遇,谷璃却是不打算和任何人说了。毕竟,一来会暴漏百渊府将天阶残塔占为己有之事,二来她与百渊府之中的万般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一章 初抵古皇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