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大岛主2>第一百四十七章 同行是冤家

唐积德并不算强大的小肩膀还是足以支撑甜甜小妹的,正好趁机抱在怀里亲近亲近,这些日子东奔西走的,聚少离多,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只可惜野鸡从中作祟,这家伙嘎嘎嘎一阵怪叫,一句注意影响,就叫何田田红着脸挣脱出大头哥的怀抱。不过这次脸红,还是激动的成分居多。

作为有着书圣称号的王羲之,因为生活的时代实在是太过久远,而纸制品是很难保存这么长时间的。所以,真正流传下来的真迹极为罕见,现存的多数作品,多是唐代的临摹品,就当是真迹了。

比如说存于故宫的“神龙兰亭序”,以及珍藏在日本的“丧乱帖”还有珍藏在台北的“快雪时晴帖”等等,都不是王羲之的真迹。

真迹不得流传,反倒是摹本能够流传,这种奇怪的现象,大概只出现在书圣身上。究其原因,可能是唐太宗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就是他把兰亭集序的真迹从智永和尚那骗了来,找人临摹了各种版本,分发给王公大臣。至于真迹吗,当然是随着她一起埋进昭陵。

所以何田田在经过了最初的震惊之后,也很快就意识到这不可能是王羲之的真迹,细看之下,果然在卷首发现了欧阳询的名号,显然是这位唐代书法大家临摹的作品。

即便如此,卷轴上面也印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印章,一看就是传承有序的珍品,价值不可估量。这一次大头哥也学乖了,根本就不提拍卖的事。

随后,又把其它几个箱子开启,里面有瓷器,也有青铜器,以及一些玉器等等,件件不凡,价值无法估量,没一件,估计都能成为拍卖行的压轴拍品。

有了这些东西,海洋珍宝馆一下就提升了几个档次。如果说原来像个快速崛起的暴发户的话,那么现在终于有一定积淀了。

足足欣赏了一个上午,直到肚子咕咕叫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过了下午一点,午饭还没吃呢。将这些宝贝珍而视之地收起来,这才出去进餐。或许是饿了,或者是因为高兴,总之几个人都是胃口大开,就连大星最后都撑得拍肚皮。

看到没人注意,大头哥就凑到甜甜小妹身边,准备找机会亲热亲热。可是令他失望的是,何田田又急火火地去整理那些文物,将大头哥撇在一边。恨得唐积德一个劲嘟囔:早知道的话,就不把这些东西弄回来好了——

几天之后,老冷忽然驾到,同时也带来了上面的意思:目前,北京人头盖骨在国内展出半年的时间,然后就由故宫博物院牵头,将其移交给海洋珍宝馆进行展览。不过为了促进双方的交流,故宫方面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双方要互换展品进行展览,也算是一段佳话。

唐积德倒是不疑有他,大大咧咧地点头答应:“这样更好,还能给我们海洋珍宝馆提升在大陆的人气呢。就是这两艘古船太大,否则直接开过去好喽。”

望着眼前没心没肺的大头哥,老冷是真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愣了片刻,这才冷着脸说道:“大头,既然是互换展品,那么起码展品也要相当才好,否则的话就是门不当户不对,反倒会产生负面影响的。”

想想故宫博物院无比殷实的家底,唐积德这才恍然大悟,当即拍案而起。就连旁边的野鸡也大怒,扯着脖子嚷嚷开:“北京人头盖骨还是俺们给送回去的呢——”

一看这家伙要说露馅,小虾米连忙拍拍它的后背,野鸡这才不吱声了。反倒是老冷开始好言相劝:“大头啊,国内的有些事情你也知道,喜欢窝里斗,也见不得别人立功。”

唐积德就算是脑子再笨,也明白了这是下面有些人使绊子,就是不想促成头盖骨来珍宝馆展览。于是嘿嘿嘿笑了一阵:“虽然我们的珍宝馆开馆时间不长,但还是有些底蕴的。老冷你走的时候,带回去一个展品的初步明细,给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瞧瞧!”

老冷以为是唐积德说气话呢,所以也就没太在意。反正他对桃花岛一直是刮目相看的,这不仅仅是夏老爷子的关系,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两年的时间,桃花岛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所以他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帮着桃花岛周旋到底。

不过当他带着珍宝馆制作精美的展品画册回去交差的时候,甚至没用老冷费一句话,故宫博物院那些心高气傲的老专家就全都被镇住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副院长甚至还问了一句:“这上面的东西不会都是赝品吧?”

在文物方面,老冷是外行,不过堂堂珍宝馆,想来不会展出赝品,于是摇头予以否定。

“这怎么可能呢?”专家们都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态,因为这副画册上面的展品,有些已经足以和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相媲美。

其实严格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北京故宫的藏品比台北故宫都差远了。看建筑,去北京,看文物,去台北,就说明了二者的差距。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和一个刚成立的小博物馆相比,故宫博物院还是完全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来看待对方的,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居然被对方给反将一军。

从册页上来看,最吸引专家眼球的当属范宽那副大气磅礴的“万里江山图”。这幅作品仅见于宋代米芾《画史》之中,本来以为失传,想不到居然还在世上流传。相比之下,即便是故宫博物院里面,也没有范宽的真迹。

而最为珍贵的,无疑还是欧阳询临摹的“兰亭序”,这个版本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七章 同行是冤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