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第八百七十八章
示玉玺,拟定汉献帝的遗诏,按照刘和的说法把汉献帝的要求一一写在上面,并且要史阿,董贵妃,伏贵妃,华佗,吉平,刘和等六人在上面作出证明,以便证明这份遗诏的真实有效性。这份诏书分成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汉献帝要求太史慈为自己报仇,要把马氏家族和刘备等人一网打尽;其次,汉献帝认为刘姓江山气数已尽,刘姓子弟中没有人可以胜任皇位。

所以皇帝的人选要按照新“五德终始说”的标准来寻找一位可以匡扶天下的君子。这件事情也交给太史慈了。当然,这力量本身就有暗示太史取而代之的意味;第三,要求太史慈处理好自己的两位贵妃的后半生的衣食住行,要她们得到很好的照顾,最好史阿后半生能够不离左右。这份诏书起草之后,管宁就把这诏书弄到了祢衡那里,要祢衡把这份诏书登在报纸上,然后传之天下,算是为太史慈改朝换代走出第一步。

祢衡当然明白最后其中的作用,不敢有丝毫怠慢,一方面对汉献帝的葬礼进行了全程报道,另外一方面则把诏书拿出来刊登在了报纸上,以便吸引舆论。由于这时代地通讯十分闭塞,虽然青州军已经大量兴建了公路,但是和后世的电子信息产业十分发达的局面比起来自然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过即便是这样,长安地区的百姓还是在第一时间内得知了消息。

汉献帝的死亡并没有引起他们多大的关注。但是不出管宁的预料,汉献帝临死前留下的遗诏令长安地区的人为之,但是有一件事情却是一致的,就是人们没有觉得这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地秘密,因为在这份遗诏上有很多人做证明,这些人都是汉献帝信得过的人,尤其是史阿,乃是汉献帝的护卫。对汉献帝的好自然没有人会怀疑。令百姓们真正关心的乃是这天下要改朝换代了,皇帝到底由谁来做。看样子刘姓子弟十分有机会了,因为大多数人太不成器,只有刘备还像点样子,可是现在刘备已经变成了汉献帝口中的叛逆,自己被排除在外了,所以百姓的意见最后自然集中到了太史慈的身上,实际上太史慈做皇帝正是民意所归。

就在这时,陈琳在报纸上发表了另外一篇文章,说是就在汉献帝死后不久。名满天下地徐子将突然间打破了沉默,把多年前在邯郸之会的时候写的那个谜样般评语的真正的意思说了出来。并且陈琳把这几句谜语每一句的含义仔细地整理了出来,然后通过报纸公诸于天下。这份评语的真实含义一经被播散出来,登时引起了所有人的震动,尤其是长安地区的百姓,简直如同疯狂一般涌向了司空府,在司空府的外面没有经过任何人的指挥便开始整齐划一地喊着口号,希望太史慈能够从里面出来看看他们。

太史慈当然不可能出来,事实上他也不在自己地府内,为了汉献帝的事情,他几乎天天都在皇宫内,所以一开始长安城地轰动出现的时候他并不知道,直到维持长安城治安的王基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了太史慈,太史慈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不过他却有点哭笑不得。虽然说他知道许子将的厉害,但太史慈毕竟是个受过多年无神论教养的人,对于这类事情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所以这时代的人的疯狂的行为他是不能理解的,实际上,太史慈根本就没有人真的了解过徐子将在民间有多大的号召力。不过这样一来,对自己反而更加有利。


状态提示:第八百七十八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