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络游戏>天下王者>270章 拉拢

【2345xs.cc 2345小说网】【供精彩。

***************************来的好慢啊!

这时,夕阳斜照,透过密密麻麻的树叶落在了五人身上,这一番突围而出,五人均面露喜色,尤其是朱元璋更是大喜,这次本想一探鞑子势力,不想落入了鞑子的手中,险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今重新回到密林,想起方才的一幕幕颇有九死一生的感觉,这一下对萧云更加看重,有意拉入自己的旗下,微微一笑,道:“小兄弟有勇有谋,实乃可造的人才,当此乱世,小兄弟何不寻得一个明主,一展生平所长,也好过这般游荡!”他见萧云衣衫破烂,还以为萧云和自己一样也是我本淮右一布衣,故而说话之中多了几分亲切感。

萧云何等人物,一听朱元璋口中之言,便知朱元璋看中了自己,虽然不久的将来自己也会投向他的阵营,但此刻的萧云只想好好的呆在大都,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再说了今日本就奔着徐达、李文忠而来,不想误打误撞之下,救了朱元璋一命,他这番前来全是为要救义兄之命,绝无投靠之意,朱元璋突然这么一说,倒令他手足无措,一说不出话来。

徐达看出萧云的犹豫,上前道:“如今鞑子朝纲不振,皇帝昏庸无道,弄得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此等正是我汉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时候,小兄弟文才武功均是上上之选,正可趁此乱世,一展生平所长!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朱大哥为人敦厚,仁慈,雄才大略都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英雄,若是小兄弟能投入朱大哥麾下,有我等兄弟佐夫大哥,将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指日可待,不知小兄弟可否愿意?”

徐达这番肺腑之言,萧云听了心中没丝毫的感动,反而多了一番伤感,眼前这个少有大志,刚毅武勇,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为明王朝的开创立下了盖世之功大明第一将帅,对朱元璋可谓忠心耿耿,却不知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也难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禽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的厄运。“萧云记得在后世的电视剧里看过,知道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他的一干大臣极为不放心,仅仅在天下安定十三年后,就开始对昔日的好兄弟,大开杀戒,李善长、蓝玉、胡惟庸、朱升、刘伯温、廖永忠这些昔日一个个纵横天下不曾败在鞑子手中,均被朱元璋给杀害。

朱元璋因为害怕他的徐兄弟威胁朝廷,得知他的徐兄弟在北平身患背疽,(这是一种恶疮,很难治好。)就派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带着书信前往北平看望,不久又召徐达回南京疗养。有一天,宫中内侍给徐达送来皇帝赏赐的食盒。徐达从病床上挣扎起来磕头谢恩,然后打开食盒,一只蒸鹅呈现在眼前。据说背疽最忌吃蒸鹅。君命难违,徐达最后流着泪当着内侍的面吃下了蒸鹅,不几日便死去了。杀他之人,正是他此刻满口仁义的朱大哥。

……………………………………………………

“是啊,小兄弟,良禽择木而栖,你又何必效忠狗鞑子呢?“。萧云在香山寺曾经自报过家门,当时李文忠便记了下来,这回儿也在一旁劝解。

“什么,小兄弟是鞑子的官啊,实在可惜了,这等人才,为鞑子所用,真是可惜至极啊?“汤和不知何故,对萧云颇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听说他是鞑子朝廷的官员,顿时满脸的惋惜之感,叹息不已。

徐达望了望朱元璋,见朱元璋一双眸子灵光闪烁,心知他自己这个结义兄弟大为满意而且徐达对萧云的文才武功也极为佩服,也有意将其拉入军中,略一沉吟,盯着萧云道:“小兄弟意下如何?“

萧云暗道:“娘的,才见了一面就拉老子造反啊,这他娘的也太快了吧?老子可不信朱元璋是什么好鸟,和那个越王勾践、汉之刘邦一个德性,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专干狡兔死,走狗烹。禽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的勾当,被听他这会儿说的满口仁义,一旦登基了,这等最擅长的就是翻脸无情了,对于这等人,萧云觉得还是谨慎的点好!打定了主意,萧云嘻嘻一笑,道:”诸位的好意小弟心领了,只是在下一家老小均在大都,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况且小弟本来无意于官场仕途,也无意在鞑子朝廷这里混,很快我也退出鞑子朝廷,找个没人的地方过我的逍遥自在的日子。”

朱元璋起源于红巾军,红巾军的背景,起于元顺帝统治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红巾军最初起于北方,以韩山童、刘福通等为首领,宣传弥勒下世、明王出世等教义,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元顺帝以贾鲁治黄河,动用大量民夫,造成不满,韩山童与刘福通、杜遵道等人决定在颍上(今属安徽)发动起义,但事泄,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带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占领颍州(今安徽阜阳),许多人民纷纷加入,在安徽、河南一带势盛,而北方其他起事,如徐州的芝麻李、彭大、濠州(治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等,均打着红巾起义。所以算起来,朱元璋也算红巾军一员,而红巾军的教义: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状态提示:270章 拉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