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唐极品闲人>第四十五章

哈马德里从来就没有过这么绝望的时候,他此刻简直觉得所面对的敌人好像是穷尽yyng,论他怎么逃,也逃不出唐军的包围圈。

唐军轻骑兵的机动能力在这一刻,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就是和后世纵横欧亚,所向敌的蒙古骑兵相比,也不遑多让。

杜学文居中指挥,不断的调动人马围攻大食军队,虽然年轻,但是此刻他所展现出来的指挥天分,都被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一旁的唐军众将看着,也只能不住的感叹:“当真是虎父犬子!”

杜学文想要的就是这句话,身为杜睿的儿子,他天生就顶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他和他的父亲选择了一条相同的道路。[

尤其是杜学文,他是杜睿的嫡长子,人人都会盯着他看,只要他出现一个小失误,就会有数人跳出来,摇头叹息。

俗话说:“虎父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龙生龙,凤生凤”。不过任何事物都不能绝对化,物极必反,当然历史上,老子英雄儿混蛋的也大有人在。父辈纵横捭阖,英雄一世,成就大业;儿子却庸碌能,不思进取,甚至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父与子才能、功业有天壤之别,颇令人惊奇与叹惋。

最早的虎父犬子当属赵奢与赵括父子,两个都是著名人物,可惜名声有别,一个较好地诠释了什么叫“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个却成为“纸上谈兵”的笑谈。

赵奢,号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八将领之一,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到赵孝成王时期,享年约60余岁。

/

前蜀后主王衍,公元918年登基,公元925年去位,在位7年。王衍奢侈荒淫,营建宫殿,巡游诸郡,耗费大量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太后、太妃卖官鬻爵,臣僚也贿赂成风,政治十分腐朽。同光三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发兵攻蜀,王衍降,前蜀亡。后来,王衍被送赴洛阳中途被杀,死时28岁。

孟知祥和孟昶也是比较著名的一对虎父犬子,孟知祥,中国五代时后蜀的建立者,字保胤。邢州龙冈人。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时,以他为太原留守。后唐同光三年,李存勖灭前蜀,孟知祥受任成都尹,充西川节度使。次年正月,孟知祥入成都。他任用良吏,免除苛捐杂税,安集流散,使蜀中逐渐安定。长兴三年杀东川节度使董璋,得东川地。次年,后唐明宗任孟知祥为东、西川节度使,又封他为蜀王。后唐应顺元年称帝,是为高祖。

孟知祥子孟昶,后蜀末代皇帝,在位31年,享年47岁。孟昶即位初年,励精图治,衣着朴素,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后蜀国势强盛,将北线疆土扩张到长安。但是他在位后期,沉湎酒色,不思国政,生活荒淫,奢侈度,连夜壶都用珍宝制成,称为七宝溺器。朝政十分腐败。

后蜀广政三十年,宋师在大将王全斌的指挥下以两路伐后蜀,蜀军与宋军在剑门关外进行一场大战,蜀军全军覆灭,后蜀精兵被全歼,灭亡之势已不可免了。宋军包围成都府,孟昶投降,后蜀灭亡。孟昶被俘后被封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居住在汴京。次年即965年,孟昶郁郁而终。

还有李文忠和李景隆,李文忠,字思本,盱眙人,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12岁时母死,父李贞带他投奔朱元璋,被收为养子,改姓朱。《明史》说他“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俊可观。”

李文忠19岁为将,破张士诚、平浙江、征福建“骁勇冠诸将”,28岁恢复李姓。明初北征,他7次出塞,俘虏元顺帝嫡孙和后妃宫人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及宋、元玉玺金宝等。

洪武三年封曹国公,执掌左都督府,兼领国子监。李文忠为人正派,敢于直言,因苦谏朱元璋少杀人、减宦官等,屡遭斥责,遂忧郁成疾而死。太祖“亲为文致祭,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三。”

可惜这位名将又生了位赵括式的儿子。李景隆小字九江,洪武十九年袭爵,曾掌管左军都督府事,累官至太子太傅。建文帝即位,甚被信任重用。燕王起兵,长兴侯耿炳文与燕兵作战失利,他代为大将军,率兵五十万与燕兵交战。不懂兵法,妄自尊大,许多功臣老将弃而不用,结果兵败而回。帝认为委任他的权力还轻,又让他统率大军六十万,复大败。燕军渡过长江,他奉命出使燕军,请求割地讲和。燕兵进驻金川门,他开门迎降。成祖即位。封他为奉天辅运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朝廷有大事,以他为首主议,诸功臣都愤愤不平。永乐二年,周王及大臣一再劾他图谋不轨,被软禁家中,永乐末死。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当中,权力、地位、财富等往往是父死子继,并且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一些帝王将相在继承人问题上几乎别选择,这样就使得上述犬子们得以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创业难,守业更难,在锦衣玉食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这些纨绔子弟,却大多因不学术,庸碌能,根本没有能力守住父辈创下的诺大家业,因此,败家亡国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虎父犬子,可怜可笑,可悲可叹!

杜学文不想日后也被人笑虎父犬子,他不想做赵括,要做也要做王贲,中国的历史上,虽然有不少虎父犬子的例子,可是却也有许多虎父虎子的先


状态提示:第四十五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