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唐时财圣>第三十二章 皇宫中

“皇上身体还是这样吗?”/p

说话的人眼中倒是眼睛红肿,可见是最近的烦心事不少,而且哭的也算不得少。/p

头戴玉凤金冠,身穿红袍于众人之中,体态丰满,面容倒是显得很憔悴。/p

这位就是那位小道史书中所写的那位建立武周王朝的千古只有一位的女皇帝“武则天”。/p

而现在这位武则天还是躺在床上李治的皇后,还不是以后那个可以用酷吏治天下的女皇帝。/p

所以当李治因为风眩倒下的时候,武则天还是忍不住哭了起来。/p

“皇上身体还好,只不过最近战事太多,皇帝有些劳累,加上边关失利,御史又开始做些老本行。”/p

边关自从被北齐人打了下来,长安之中的风言风语倒是真没有少过,多半也都是有心之人所为。/p

而最后想要百姓知道的,无非就是那几句话,皇帝治理天下治理的不好,这是过错。/p

至于过错应该怎么弥补,那就是应该多听一听大臣的意见,不然这个皇帝,他就是一个昏君。/p

而昏君能治理好国家吗?很显然不能,但是朝中大臣能够帮助皇上治理好国家。/p

所以有心之人,倒是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滋味,而御史的老本行就是来找皇上的麻烦。/p

今天举止不行,明天作风有问题,若是真的把皇帝惹急了,罢官去了,留下一个不畏强权的清命。/p

到了乡里,回到家中,倒是地位说不得还会更高一些。所以御史这参皇帝才越来越好。/p

“王公公,这下面可有消息了?”/p

唐朝自有自的消息来源地方,有明的,像是一个探子从千里之外骑着一匹千里马而来。/p

而黑暗之中的消息,所有的都会交给前面这个人畜无害的王福来,王公公。/p

若真的说有什么人知道的消息比皇帝还多,那么面前这位就是其中一位了。/p

“楼里面已经传来了消息,说是北齐人占领了边关,民不聊生。”/p

王福来所说的楼,全名叫鱼龙楼,大唐境内,每隔百里便会有一座鱼龙楼来传递消息。/p

从边关若是传消息而来,明面上的人需要骑着千里马而来,十几天时间便是浪费到了。/p

而鱼龙楼确实几天便受到了消息,而不要小看了这十天的时间,战争打的就是时间,就是钱。/p

鱼龙楼里面最大的官叫做,叫做龙官,也就是当今的皇上。/p

而鱼龙楼里面有龙官,自然也有鱼官,而这鱼官就是面前这个王福来,王公公。/p

有用的消息都是由他来传递给皇帝,由此可见王福来的地位究竟如何。/p

这个大唐就是整个海,而这些探子就是鱼饵,来吊起一条条小鱼,再由王福来这条大鱼送到皇帝这条龙的嘴里。/p

“你知道,我想问的并不是这个问题,那些闲人都有谁。”/p

武则天倒是也没和王福来多去打哑谜,当那个叫布施的灰衣僧人来到长安的时候。就意味着很多东西。/p

比如北齐人已经到了长安,这座大唐最重要的城池。大臣们不惊慌,因为长安有着禁卫,有个铁骑,来了就能让他们有来无回。/p

但是百姓不知道这些,上面的人也不懈去多说这些毫无意义的话语,因为越是解释,越是显得有些心虚。/p

特别的几位有名的江湖人被北齐一个不出名的灰衣僧人打入城墙之中,位居庙堂之中的人更是不愿意跟下面的人去解释。/p

“嘿嘿,娘娘闲人实在太多了,但是皇上并不让我说出去,特别叮嘱我对你更是不能说。”/p

王福来倒是嘿嘿一笑,虽然对皇帝忠心,但这位鱼官能让皇帝全权将信息交给自己管理。/p

并不是全靠着一片忠心,或者有忠心是完全不够的,没有足够的智力,就算忠心到死也只是一个小官罢了。/p

像是王福来这样靠的是忠心,更多的还是帮着皇帝分忧,就想着面前的皇后一样,只不过两个人一个在明面上,一个在暗地里。/p

但是就算是这样,皇后还是少不了大臣去说几句,后宫干政的说法,而他们若知道王福来也可以帮着皇上。/p

不知道王福来可以不可以留下一个全尸都是一个问题,更不要说王福来还当着鱼龙楼里面的鱼官。/p

“怎么?是说我后宫干政?还是说些更好听的话?”/p

武则天倒是冷笑道,不过那些更好听的话,她倒是每天听的不少,多是自己的小丫鬟去了外面听别人说道。/p

然后在跟自己学过来的,学得倒是惟妙惟肖的样子,倒是让武则天紧了紧握着茶杯的手。/p

“娘娘既然都知道,还需要我们这些下人多说什么呢?”/p

这些话,皇后知道,皇上自然也知道,而作为将消息传给皇上的王福来,自然也是知道。/p

而作为一个下人,说的那些话,不说他人高兴不高兴,但是面前这位皇后的表情看起来就不像高兴的样子。/p

“我想看看这皇帝是姓李吗?那些庙堂中的人也太安稳了些,最高的长孙一家也是被时间埋没了,他们却还是不懂得藏拙。”/p

武则天自然知道庙堂之中的人究竟如何,里面有一个许敬宗的右相是帮助自己当上皇后的最重要任务。/p

而另一个李义府,朝中没人喜欢这两个人,但是皇后喜欢,因为这两个人有能力。/p

比这些人能力大多了。比这些光会动动口舌就要去陷害,杀害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皇宫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