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唐时财圣>第十七章 读书人无用?

白衣灰衣相对而坐。人们也没相信这位刚出来的读书人说上两句话便坐了下来。/p

相较于刚才一脚被踢飞的江龙枪,还有现在还不知生死的不知名剑客。/p

两个人穿的不同,样子不同,坐姿不同,但就是这样两个人面对面坐在长安城门外。/p

“施主为何而来。”/p

白衣人说着想和他讲道理,自然是最喜欢的事情,天下皆是理。/p

道有理。佛自然也有理,所以布施从来不怕从来不怕与他人讲道理。/p

“哪里有施主,请叫我公子或者先生都可以。”/p

白衣人正是书院中的吕不倦,喜欢穿着一身白衣,虽然显得年轻,但是年纪摆在那里。/p

若是公子儿子叫出口,不知布施会不会把自己修的良心喂给路边的野狗。/p

若是真的叫句先生,那么自己不光是良心喂了狗,可能自己还会很长时间不舒服。/p

“请问施主叫什么名字。”/p

灰衣僧人倒是双手合十,若是没有刚才骇人的一幕,估计周围看热闹的人倒相信这是一位得道高僧。/p

只是对面的吕不倦倒像是没听见一般,眼睛还是看着布施。布施只好再问一句。/p

“请问施主叫什么名字。”/p

吕不倦很奇怪的看着布施,一副很诧异的表情问道。/p

“你认识我?”/p

这句话倒是让布施莫名其妙,这位来讲道理的人,不会是先天痴傻吧。/p

“贫僧不认识施主。”/p

吕不倦倒是有些气定神闲的说道,只不过布施用了神通周围人都能听到,而吕不倦说话小声就算离的最近的人也听不见。/p

“你既然之前不认识我为什么现在就要认识我?”/p

“人本就无生来之识。”/p

不过说这话的时候,布施倒是停顿了一下,好像想了想,又继续说了下去。/p

“倒是不知道施主叫什么名字,为何而来。”/p

吕不倦倒是很不在意这位灰衣僧人,像是想起自家中那只被人寄住家中的白雪猫正在晒着阳光。这才懒散的打了个哈欠。/p

“你先生我叫吕不倦,为什么而来,就是听你这个大和尚太吵,我来让你小声一些。”/p

样子极为懒散,说出的话倒是极为嚣张,嗓音变得响亮了一些,周围几个人离的近些的,听的倒是极为清楚。/p

倒是不知觉祈祷这位老先生倒是别被打的太惨,到时候一把老骨头都散了架子。/p

“施主只是心不安,所以觉得贫僧太吵。”/p

到此为止灰衣僧人都是安静的和吕不倦坐在一起,说着两个人的话。/p

倒是有些像是不着边际的话语,但是有些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是如此,讲道理,其实万事万物都是道理。/p

“我觉得心很安,这长安我待了许多年,以后还会当更多年。这里便是我的心安处。”/p

吕不倦倒是有些讽刺的看着灰衣僧人,样子倒是一脸怜悯的神色。/p

“我倒是觉得和尚你倒是心不安的很,怎么在大唐时间呆长了就把北齐什么样子忘了?”/p

“住口。”/p

一句话不够两个人,确实比之前所有的所有话都镇耳,周围的人都痛苦的捂住了耳朵,可惜没有用罢了。/p

“唉,怎么脾气这么大,不是说讲道理嘛?”/p

周围人只是看到白衣人依旧是风气云淡的样子,倒是没有痛苦的神色,倒是也不为其担心了。/p

心中在想着这位不会就是那些传说中,那些不喜欢出世的世外高人吧。/p

而吕不倦倒是也感觉镇耳,而且离着布施最近,吕不倦都怀疑自己的耳朵有没有被镇聋。/p

赶忙用手指掏了掏耳朵,发现还能听见周围人的声音,这才放心的看着面前这位灰衣僧人,/p

“施主这就是和别人讲道理的态度?”/p

对着人说着话时候掏着耳朵,怎么看吕不倦都是一种挑衅的样子。绝不是那种要讲道理的态度。/p

“哦,怎么我大唐和北齐讲道理,难道不能掏掏耳朵?”/p

吕不倦倒是也没了耐心,自家那只白雪猫要是醒了自己偷偷准备的东西也没了。/p

“那施主是不打算讲道理了?”/p

布施已经起来,看起来刚才那一脚,一袖,两指好像根本没有用力一般。/p

“怎么说不讲道理?我在长安门前跟着你说话,就是天大的道理。”/p

大唐人在大唐之中说话,就是最大的道理,这是以前在东城某个叫书院中有个青衣人说的。/p

“那么,请指教。”/p

说着便迅速后撤了几步,看着吕不倦倒是想着一下就将他打飞出去,而是一点不用留力气来回报刚才他所说的话。/p

“嘿嘿,怎么?讲道理说不过就想要以武来?真不愧是北齐人。”/p

吕不倦在这里嘲笑着,布施倒是没有一点脸红的意思。毕竟是一位北齐人的得道高僧。/p

“呵呵,不知道施主刚才在讲什么道理,一个读书人哪里知道拳头大才知真的道理。”/p

布施倒是也懒得与吕不倦多去说话,一个读书人自己打死没有一千也多于八百人。/p

这些人无非会动着嘴皮子,说着为了国家,为了天下,为了百姓。/p

可惜若是让他们为百姓付出一点什么,这些读书人都推脱再三。/p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人之常情,可惜读书人还是不长记性,一次过后会继续说。/p

读书人的嘴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读书人无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