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血雨啸狂刀>第一百一十章 蒙古习俗

哈拉和林城又称和林、和宁。是在草原深处克烈部或回鹘都城的基础上创建的蒙古帝国首都,元朝岭北行省首府,13世纪中叶世界的中心,地缘位置极为重要,有所谓“天策桓桓控上游,边庭都付晋藩筹,河山表带连中夏,风雪洪蒙戍北楼”,“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之称。/p

蒙古窝阔台汗七年(1235年)建都于此。故址即今蒙古国中部鄂尔浑河上游,其故址位于今蒙古国中部后杭爱省杭爱山南麓,额尔浑河上游右岸的额尔德尼召近旁,距乌兰巴托市西南365公里。/p

哈拉和林所在地区也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带,这里森林繁密,盛夏时遍野开花。/p

这次迁移行动,不算是蒙古史上规模空前绝后的,也是最大的。/p

走在前面的是蒙古先锋队伍,这几支队伍是蒙古战场上下来的,作战勇猛。之后是窝阔台金帐斡儿朵,前后左右守备深严,而后是拖雷的灵柩。拖雷遗体用上等粗大的金丝楠木,在木头中间挖空,再将遗体放进棺木里,棺木用毡子裹起来,用十头大牛拉着马车。/p

唆鲁禾帖尼、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司合忽、铁千军、伍玄衣、忽哈刺、西门据虎诸人在左右扶灵。之后依次是其他宗主的斡儿朵,最后是蒙古各个大军,队伍之长,前后望不到头。/p

蒙古在草原上行军很快,不几日就到达了哈拉和林城外。/p

哈拉和林城,很多基础设施没有完成,这里的斡儿朵更大更多,远远望不到边,遍布在草原山上山下各地。/p

前来接驾的诸亲王、公主和主要将军、宗主部族等早已等候在城外,窝阔台下了金帐,接驾的诸亲王、公主和主要将军、宗主部族等数千人连忙下跪行礼。/p

窝阔台眼含热泪,宣布拖雷逝世的消息,诸亲王、公主和主要将领、宗主部族等数千人错愕,失声痛哭。/p

拖雷灵柩由众人扶着灵,有十头大牛拉着向各个大斡儿朵(斡儿朵是拖雷生前的宫帐,也是其主要妻室所居之宫)。/p

成吉思汗去世时,灵车运到位于克鲁伦河上游的皇家大营后,成吉思汗去世的消息才得以公布。/p

成吉思汗的灵柩被轮流放进各个斡儿朵。诸亲王、公主和主要将领得到拖雷发出的讣告后,立即从这个庞大帝国的各地前来奔丧,哭泣着向灵柩告别,据说远道者走了三个月才赶到。/p

拖雷之死,是在北还的时候去世的,窝阔台早已经发出讣告,远在外面的主要宗主将军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哈拉和林城。/p

蒙古族有着自已独特的丧葬仪式。蒙古葬俗,因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所决定,草原上的蒙古族人们的葬礼极为简单,一般不设灵床,没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放哀乐。/p

传统的丧葬方式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p

土葬,以前多为王公贵族选用。开挖坟坑时,最浅也在九尺以上,挖坑时的草皮放在一边,等把尸体埋好后再将草皮移回。不久,草又重新长满原地。若怕以后记不住地点,就在地面上垒几块石头作记号。/p

火葬,是随着藏传佛教进入草原后出现的一种丧葬形式。喇嘛死后多用火葬,一般都在野外进行,火化的同时立墓。随着时代的进步,蒙古族人的葬礼也以火化居多。/p

还有一种,人死后将尸体放在木轮车上拉着跑,一直到掉下来为止。然后将尸体置于荒野,认为这样死者的灵魂能进入天堂。’/p

因此,即使成吉思汗这样显赫的帝王或者元朝历代皇帝,也都没有留下豪华的陵墓和陵园建筑,使得“成吉思汗陵究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元朝天子无论死于何地,都要运往漠北肯特山起辇谷(成吉思汗时称为不儿罕山,位于蒙古国北部中央省和肯特省,蒙古圣山,不儿罕山是蒙古帝国的发源地。)安葬,葬处是成吉思汗生前指定的。元代诸帝除宪宗蒙哥葬地不详外,其余皆葬起辇谷,但是起辇谷的具体位置到底是哪里,始终都是个谜。/p

据史书上记载,1226年,成吉思汗以抗命之罪领兵亲征西夏。经过所向披靡的一系列征战,成吉思汗就已感到身体不适。弥留之际的他,让儿子窝阔台继承汗位,号令天下,并让诸子立下了拥护窝阔台继承汗位的文书。临死前,他又对窝阔台、拖雷以及诸大将嘱咐了深思熟虑的灭金方略(窝阔台遵循这一方略于1234年灭掉了金国),并特别叮嘱他们,他死后先不要为他发丧举哀,以免让敌人知道他已经死去。/p

根据成吉思汗的遗命,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秘不发丧,将装有成吉思汗遗体的棺木用毡子裹起来,秘密放到用12头犍牛拉着的大车上运往葬地。/p

为了不走漏半点凤声,送遗体的灵车,沿途所遇,不管男女老幼,全部杀死。/p

实际上这也合着一种古老的风俗,为死者寻找其在阴间的奴仆。/p

尤其是当西夏国王带领众臣打开城门向蒙古军投降时,蒙古士兵如恶狼般扑上去,将人统统杀尽,把整座都城夷为平地。蒙古兵在杀死这些人的同时,还杀死这些人的牛马牲畜,边杀边说:“到阴间侍奉我主去吧!”因此,沿途所遇人畜均成为刀下之鬼,彻底杜绝了走漏风声。/p

那么,成吉思汗为什么要实行如此诡秘残酷的密葬方式呢?/p

这与成吉思汗残酷的征战和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有关。/p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章 蒙古习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