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乡村小渔夫>第168章 苗家往事

四人艰难穿行在翠屏沟的密林之中,双方的心理活动大概是这样的:

苗一山自不必说,认定了佘小凤的双眼失明是因为灵气灌体,因此可以以她为护身符,躲避恐怖的聚灵虫的攻击。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先前的出手相救,以及亲娘舅的特殊身份,足以让佘小凤对他完全信任。

当然,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也要多亏于伏和佘小凤的“演技”出众。

在苗氏父子看来,这对男女的种种表现只能证明一件事——他们简直就是愣头青,仅凭佘小凤她娘的一句遗言,甚至都没弄清太岁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居然就敢独自闯入翠屏沟!如果不是误打误撞有了灵气护身,他俩恐怕早就死于聚灵虫的啃噬了。

同时,苗氏父子也觉得十分庆幸,遇到这俩愣头青,等于是给自己的寻宝之旅上了一道保险,唯一的顾虑便是等真找到太岁之后,该如何打发他俩,才能最大限度的独占好处了。

这个问题,苗一山这一路上都在仔细琢磨。

显然,苗一山是过于自信了。于伏他们虽然确实不知道太岁的太多信息,但至少可以明确一点——这东西可以让佘小凤的眼睛恢复正常,而且按照苗一洛遗留下的字条所说,这可是能让人“一生富贵”的宝贝。

面对这样的宝贝,苗一山没有表现出半点想要独吞的迹象,反倒还大方邀请他们同行探秘,于伏不难猜测,除了是想把他们当做护身符之外,恐怕此时苗一山心里,也在琢磨着最后关头该如何继续这场骗局吧?

甚至可以大胆一点,往最阴谋论的方向再深想一想:这苗一山多半是把我们当愣头青了,最后关头说不定会为了独吞太岁,直接来个卸磨杀驴呢!

明确了这一点,于伏自然是时刻警惕,而佘小凤则是在警惕之余,利用赶路的时间,不断的把话题往母亲身上扯——避而不谈太岁,只打听母亲和苗家的相关消息,这位舅舅总不至于一直扯谎吧?

想到这里,她找了个机会搭话,和苗一山聊起了自己的母亲。在她的讲述中,并没有隐瞒当年苗一洛在翠屏沟受伤后被父亲佘建国救治的真相,同时也大方承认了母亲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才同父亲成了家……

“舅舅,你刚刚说我还没有认祖归宗,所以不能告诉我有关太岁的事,那咱们能不谈这个,聊聊苗家的故事么?”佘小凤继续装出一副亲人重逢后的热络劲儿,伏在于伏背上试探着问道,“我妈走的时候我还很小,对她的印象只是觉得她很神秘,我可真没想到苗家居然还有什么家族使命呢!说真的,这些年我对她一直都很好奇,今天能遇见你,可算是有人能给我说叨说叨了!”

一想起妹妹,苗一山的脸上便露出一副惋惜不已的神情,叹了口气,他摇头道:“没想到一洛居然会做出这种事,为了跟家里赌气,居然连招呼都不打就嫁人成家了……”

说话间,他注意到佘小凤越发好奇的表情,便继续道:“你肯定会觉得奇怪,我为什么会提到赌气这词儿?呵呵,这事吧,还得从二十年前说起。”

自打佘小凤向苗一山提问,开启了这个话题,四人的密林穿越之旅就变得不那么枯燥了。因为在苗一山的讲述中,苗家的秘密和苗一洛的往事,都一一有了些眉目。

在这个源自二十年前的故事的开头,苗一山特别提到了苗家的传承:“咱们苗家千百年来就是医药世家,尤其是对各种中草药的研究,可谓是独步天下。后来,有一位先祖意外得到了一本古册,学会了从各种名贵中草药中汲取天地灵气的秘术,进而再用这秘术强身健体、治病救人,终于成为了一代神医,也留下了大量的独家著作,汇总到一起,便是咱们苗家祖传的《灵医录》了。

“在这套《灵医录》中,不仅详细记述了如何汲取天地灵气来治病救人,更是总结概括出了一整套完全不同于传统中医的理论。由于这些理论实在太过异类,苗家先祖立下规矩,所有医术概不外传,而对家族内部的人,无论男女,只要完成了归宗大礼,便都可以接受族内长辈的逐一传授。

“所以小凤啊,虽然我确定你是我的亲外甥女,但就像我之前说的,你还没有真正的认祖归宗,因此有关《灵医录》的事,我还是不能给你说得太多。不过,要想让你听懂你母亲当年的故事,这些背景却又不得不提。”

听到这里,佘小凤懂事的点了点头:“嗯,小凤明白,谢谢舅舅对我的信任,能够听到这么多闻所未闻的秘密,我已经很震撼了,看来我妈还真是来头不小呢!”

苗一山微微一笑:“岂止是来头不小啊,当年一洛可是号称神童的人物,二十岁不到,便已经将《灵医录》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熟练掌握了!可是有时候人太聪明未必便是好事,当年她自恃天资聪颖,在家里平辈之间总是以老大自居,这一点可让当时的族长很是不悦,为此还多次提点过她,但是她却毫不在意。

“不过,虽然有缺点,但族长对一洛这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还是很看好的,所以随着传授祖传医术的过程,便把有关太岁的秘密也都告诉了她,并强调此事事关家族兴衰,也是几十代苗家人一直求而不得、心心念念的东西。唔,这又提到太岁了,事关机密,小凤请你原谅舅舅不能多说,你只需要记住,找到太岁是苗家传承多年的使命,同时也是每一代苗家人都昼思夜想的


状态提示:第168章 苗家往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