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明星老婆爱上我>第三百五十五章 《士兵突击》落幕!

史今退役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于他的讨论,以至于史今的名字都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的前三名,比“许三多”的排行都要更靠前。

当然,最直接的是,它引发了《士兵突击》的收视暴涨。

中央电视台的收视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9%,眼看就可以破3,完成一项近三年来无人能够做到的壮举。

而五家卫视电视台的收视率总和,已经超过了10%,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占有率高居第一,把第二名拉开了一大截。

《士兵突击》的播出形成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文化现象,或者可以说是社会现象,有关于军人、军队的讨论一下子热闹起来,这是之前所有军旅题材的电视剧都没有做到的。

《高山情缘》没有播出,《士兵突击》的凶猛把整个《高山情缘》剧组吓懵了,他们有料到《士兵突击》的成绩比他们好,可是没想到竟然会如此恐怖。所以在经过一番商议后,他们明智地避开了《士兵突击》的播出时间,直接向后移了半年,准备等到过年,安排到春节档里。

到时候,《士兵突击》的热度下去,但是军旅剧题材已经被炒了起来,或许他们说不定可以趁着这个好机会,让《高山情缘》取得更好的成绩。

《士兵突击》火了,有人欢喜有人忧。

欢喜的自然是央视、八一电影制片厂和苏泽这三个投资方,还有首轮竞价拍下版权的五家卫视和优豆网。《士兵突击》的火爆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广告利润,据说在《士兵突击》播出时间段插播的广告价格上涨了至少50%。

而那些之前收到了样片却没有拿定主意购买版权的电视台则是把肠子都悔青了,尤其是那几家拒绝了《士兵突击》但是买了《高山情缘》的电视台,一边后悔,一边骂,骂自己,骂剧组。

可是天底下没有后悔药可以吃,所以哭归哭,骂归骂,他们还得去联系制片方,争取把第二轮的版权购买下来。

一般来说,电视剧的销售只有两轮,因为两轮过后,电视剧的热度就已经过去了。所以往往二轮过后的版权都会低价卖给一些市级、县级电视台。而对于这些省级电视台来说,这已经是最后的机会。

《士兵突击》的首轮版权是被五家电视台共每集80万的价格买下来的,而苏泽他们对于第二轮的销售预估依然是80万左右。

第二轮销售价格和第一轮相同,这已经是超乎寻常的预估了,因为一般来说电视剧的二轮售价只有首轮售价的60%—80%。

但是以眼下这部电视剧的播出情况来看,第二轮的销售情况恐怕比第一轮还要好,随着《士兵突击》收视率的继续攀升,3%已经随时可破,它的话题性也越发火爆,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大家每天谈论的话题必定少不了《士兵突击》,少不了许三多、史今、高连长这些人。

又过了一个星期,当《士兵突击》播出到二十多集,许三多进入老a特种部队进行训练,央视收视率成功破3的时候,苏泽他们已经收到了十几家省级电视台以及几家资金实力较好的市级电视台的报价。

接下来就是谈判。

最后,等到《士兵突击》全部播完的时候,第二轮的版权销售终于谈了下来——六家卫视,报价每集110万。

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这部电视剧的销售价格已经达到了6300万。

回头等到第三轮销售的时候,就算价格低,最终也能超过7000万了。

一部投资3000万的电视剧,销售达到7000万,这个回报率让中央电视台和八一电影制片厂都乐得合不拢嘴了。

……

《士兵突击》迎来了大结局。

许三多历尽磨难,终成兵王,而和他一起走出下榕树村的成才也经过了心灵的洗礼和淬炼,被袁朗邀请加入老a,四个人划着皮筏艇渐行渐远,整部电视剧也正式落下了帷幕。

但是网友们的情绪依然炽热,有关《士兵突击》的讨论充斥于各大影评网站和论坛。

而有个“你最喜欢《士兵突击》里面的谁?”的话题,引起了广泛讨论。

这部电视剧中的人物很多,而且每一位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特质,都有其吸引人的闪光点。许三多虽然是这部电视剧的主角,但很多观众心中的偶像却是其他人。

史今班长的人气当然还是最高的。

“毫无疑问,最伟大的人当然是史今!如果没有史今,许三多恐怕还在家里面种地,最终像自己的父亲徐百顺一样辛辛苦苦一辈子,浑浑噩噩一辈子,军队于他而言,就是遥不可及的另外一个世界。如果没有史今,许三多就算到了部队,也只能被孤立、被遗弃,几年后默默退役,翻不起任何一点浪花。但是幸好,有史今的存在,他把许三多这一团泥巴捏成人形,让泥巴也有自尊自爱。”

“史今是一个温暖的人,他的温暖也不仅是对许三多,他对伍六一,对连长,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

“很多人说到史今,就会提到他去下榕树招兵的情节,他命令许三多抡大锤的情节,或者是他退役离开时流着眼泪劝许三多的情节,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退役之前,当连长高城问他有什么要求的时候,他说的不是什么什么工作、户口之类的物质要求,而是说出了那句令我心底发酸的那句话——老说咱保卫首都啥的,可没见过首都啥样啊?”

“然后他和高城坐在吉普车上,看着车窗外天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五章 《士兵突击》落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