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第223章 创建肥料加工场
一定量的磷元素。至于干草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其成分和草木灰区别不大。毕竟,草木灰就是干草焚烧后的东西……

把这些东西混合好后,颜色就变了。因为加了河泥和草木灰,原本粪便的暗黄色,就变得有些黑了。等到最终风干后,臭味也散去大半,一般人就不能确认那是粪便了。除了臭味变得很淡,颜色也被草木灰和河泥等弄黑了让人认不出了……

而且,粪便是不能直接施下田的,因为会烧苗。之前,马林在特塞尔岛上,用池子堆粪,也是一种办法,不过,那是兼顾了硝土的提取。事实上,那种方法,没有把粪便变成干块效果好。当然,也可以把特塞尔岛上的粪肥加工成干块,效果一样很好。

只不过,当初马林也懒得弄,毕竟,当初在岛上,他满脑子都是扩张、扩张……

现在,已经拿下东弗里斯兰了,马林开始想着专心种田了。毕竟,他手里可是有6万尤格拉姆的耕地了。加上瓦登群岛上的1万尤格拉姆,他现在可是拥有7万尤格拉姆土地的超级大地主。折算成亩的话,足足有84万亩,8400顷。虽然比不上著名富豪王爷福王朱常洵的2万顷地,但也算是个超级大地主了。毕竟,在明朝,像朱常洵那样拥有2万顷地的,就连王爷们,都很少很少。很多大臣,被封赏土地,一次被赐个几百上千亩,都算很大的恩典了。

大地主刘文彩之流的万亩良田,在马林的84万亩面前,真的啥都不是啊……

事实上,前世马林其实也就见过一次粪块的加工。而且,是在他很小的时候,看到太叔爷弄的。太叔爷是老派农民,自然喜欢用天然肥料。只是,太叔爷去世得早,因此,马林对此印象也不是太深。只是,这一次想到要保密,才偶然想起了几岁的时候看到当时还在世的太叔爷加工粪块的过程。

太叔爷去世后,村里基本没有农民愿意加工粪块了。因为,那时候已经推广使用化肥了。化肥比粪块效果更强,而且,加工粪块很臭。因此,比太叔爷年轻的农民们,都不愿意弄了,都愿意使用干净的化肥,效果还更好。

但在马林这个时代,弄化肥是不现实的,合成氨可是需要很强大的工业基础的,设备要求很高。所以,马林只能继续依赖粪肥。

而比直接施粪便下地更强的,就是加工过的粪块了。况且,马林还会再粪块加工时,掺杂如很多杀鱼的下脚料、鱼骨,以及一些钾盐。这样的肥料弄出来,基本等于是弱效的复合肥了。

而且,弄出来的肥料块,别人也看不出是啥……

毕竟,粪块时间越长,臭味越淡。加上变了颜色,加了料,一般人要是能看得出来,那就真厉害了。

要知道,草原上的蒙古人,因为没有树木可砍。所以,他们生火做饭,不用柴火,也不用煤炭,而是用干燥的羊粪。

羊粪是可以燃烧的,而且,臭味本来就比较淡一些。而草原上气候干燥多风,羊粪蛋的暴晒和风干,也比较容易些。风干后的羊粪,臭味很小,拿来当燃料,是很不错的。同样的,和羊一样吃草的牛的牛粪,也可以拿来当燃料烧。而如果臭烘烘的,是没人愿意自己的厨房满是臭味的……

所以,风干后的粪块,是没啥臭味的。风干得越久吗,臭味越淡……

但是,马林现在比较缺少时间,没有时间把粪便风干几个月。因为春耕即将到来,他最多有个把月时间,来晒干粪便。

于是,他立即下令,抽调大量农奴,在全东弗里斯兰伯国范围内,统一收集粪便,以便粪块的加工。

为了方便收集,马林把全国约3200平方公里(不算瓦登群岛,那边因为保密方便,不需要加工粪块)的土地,划分成60个分区,每个分区,安排几十名农奴,戴着面罩,用推车和粪桶,挨家挨户收集粪便。

至于收集粪便的理由,第一自然是为了清洁卫生了,方便人民生活。这一点,对于城市居民尤其重要。因为,城里人多,粪便没人收集的话,简直臭死了。不管是埃姆登,还是奥里希,马林走到居民区小巷内,总能闻到淡淡的臭味。这还是在冬天,味儿不大,要是换成夏天,那就熏人了……

马林提出粪便统一收集,而且还是免费的,的确是帮了市民们大忙了。对于此举,大家是衷心拥护的。

另外一个理由,也很冠冕堂皇——马林伯爵要用粪便提取硝石,用于国家安全……

这个理由也很站得住脚,因为,随着火炮和火枪的逐步普及,硝石的需求的确越来越大了。马林伯爵收集大量硝石,也的确合情合理。百姓们可都看见了,奥里希和埃姆登的城头,都架起了几十门铸铁大炮。这些火炮口径那么大(12磅的),耗费起硝石来,也是很惊人的……

事实上,原本马林也是打算先收集硝石后再加工粪块的。但是,时间很紧,马上就要春耕了。因此,这一次,马林放弃了硝土提取,直接用于肥料加工了……

至于粪块加工,马林在全国设立了6个加工点,都是很隐蔽的地方。全国60个时粪便收集点的粪便,每10个点设立一个隐蔽的加工场,加工场的工人,都是马林掌控下的农奴,没有一个外来雇工。这样,粪块加工的秘密,就很难泄露出去了。

同时,马林还让收集粪块的农奴,兼顾收集草木灰。但草木灰马林是给钱的,理由是用于提取碱,用来制造肥皂什么的。当然,草木灰能


状态提示:第223章 创建肥料加工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