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洪武年间小神医>第三百一十九章:不算严重
是疲倦。

来到宫门口时,宫门口有大汉将军认识陈松,他们二话没说,甚至都没有检查陈松身上,就带着陈松往皇宫里面跑去。

“殿下,富平侯来了!”

朱标站在寝宫的外面,一脸着急的来来回回的走着。

一个大汉将军气喘吁吁的来到朱标面前,大声喊道:“殿下,富平侯回来了。”

朱标眼睛瞬间大亮,急忙走下寝宫外面的台阶,“你说的可是真的?常青真的回来了?”

这大汉将军重重的一点头,“不敢用这事欺骗殿下,富平侯真的回来了,马上就过来了!”

终于,陈松赶到了寝宫。

看着走过来的陈松,朱标急忙迎了过去。

脸上的着急也在此时,消失了很多。

就好像陈松的医术冠绝天下,就没有陈松解决不了的病症一样。

“常青,赶紧的,赶紧跟着我进去!”

朱标拉起陈松的胳膊,二话不说就往寝宫里面跑。

陈松定了定神,跟在朱标的身后,进入了寝宫。

马皇后坐在床边,擦着朱元璋的脸。

空气当中飘荡着一股汤药味,床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

房间中的太监和侍女们,一动都不敢动,站在床边。

看着走进来的陈松,马皇后的眼睛当中又出现了光亮。

“常青来了,常青来了就好,常青来了就好!”马皇后拍着自己的胸脯,声音颤抖地念叨着。

急忙将自己的位置让了出来,又拉起陈松的胳膊来,到了床边。

“赶紧看看他怎么回事,他可不能有事啊!”

马皇后站在陈松的边上,呼吸有些紊乱。

陈松看向床上的朱元璋,朱元璋面色蜡黄,脸上的老年斑重了不少。

陈松皱起了眉头,怎么突然之间会成了这个样子?

陈松心里微微有些担心,历史上的朱元璋驾崩于洪武三十一年,现在才洪武十六年,少说还有十五年的活头,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而且,之前陈松还经常给朱元璋把脉,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病症出现,不应该如此。

“从陛下晕倒到今天,有多少时间了?”陈松收回目光,看向朱标和马皇后。

朱标急忙说道:“有十二天了,这十二天里,父亲醒来了两次。

每次醒来,差不多持续了有一天时间。醒来的时候和往常差不多也非常清醒,也能吃能喝。

可就只能持续一天,然后就又晕了过去!”

“常青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站在一旁的马皇后,又开始追问。

马皇后的目光不停的在陈松和朱元璋的身上徘徊,他的脸上满是担忧,如果仔细观察的话,甚至还能发现马皇后的身体在颤抖。

朱标的声音当中也带着一些害怕,“这应该不太严重吧?”

按照历史的走向来看,朱元璋应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从这次的事情来看,听朱标和马皇后所说的那样来看,也应该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陈松在来的时候,一直在想着脑卒中、脑出血等等病症。

因为这种病症,大部分都发生在寒冷的季节。而且,也属于突发的那种。

如果真的是脑卒中和脑出血的话,按照现在这个时代的医学,基本上是无药可救。

可听朱标和马皇后所说,朱元璋中间还有清醒的时候,那就排除了这种病症。

而且朱元璋面相正常,并没有出现眼歪口斜的情况,所以脑卒中、中风的情况就可以忽略不计。

“殿下陛下此前有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或者说饮食之类的有什么不对劲的?”陈松又问道。

“没有,一切正常。父亲昏迷的那天,我把宫中所有的食物全都封锁了,然后让人一一试吃,没有什么意外。”

朱元璋刚开始昏迷的时候,朱标还以为是中毒了,以为是有贼子陷害,所以就将宫中所有的食物都封锁了,并且让人进行试毒,可根据结果来看,一切都正常。

陈松皱起了眉头,又接着询问一些其他的事情。

朱标和马皇后一一回答。

陈松心里已经对朱元璋的病症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

朱元璋日常操劳,身子骨早已经不堪重负,再加上年龄大了,体内二氧化碳感受器反应迟钝,导致体内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出现了嗜睡、昏迷等情况。

这种情况看起来不要紧,如果放任不管,会发展成呼吸酸中毒,这是会危及生命的。

但到底有没有呼吸酸中毒的情况,陈松也不敢保证,只能将老朱弄到医院中做一个全身检查。

陈松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他看向朱标和马皇后,组织了一下语言,站了起来:“殿下,娘娘,臣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但要给陛下做一个全身检查。

所以房间当中只能有臣一个,还请殿下和娘娘能够退出去!”

“真的要这样吗?”朱标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不是不相信陈松,只是这事太重要了,谁都负不起这个责任。

朱标的脸上满身犹豫,还是马皇后果断。

马皇后看着陈松,拍板而定,“好,房间当中就只留你一个,我和标儿现在就出去。”

对于陈松,马皇后还是很相信的。

自己的娘都发话了,朱标还能说什么?只好跟着马皇后走出去。

寝宫当中的那些侍女和太监们也都跟着马皇后走了出去。

马皇后和朱标走出去后,传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九章:不算严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