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五代河山风月>210、交锋

八月中旬,大梁天气逐渐转凉,千家万户开始捣衣了。

唐代诗人李白参写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所谓捣衣就是捶衣服,这个时代的衣物不少都是用葛、麻等编造而成,非常粗糙,若不用力锤过,十分坚硬,穿在身上是受罪。

而秋季天气转凉,冬日加衣之前必须将新旧衣服都捣过一遍,让它穿起来柔软舒适些,即便如此,不少普通百姓在冬日也要受冻的,那时就只能靠着身体硬抗。

所以隆冬对于乱世中的百姓而言,是另一种严苛考验,而大梁城中的百姓已经好太多了。

对于能穿得起绢帛的高门大户,便少了许多这方面的考虑。

大梁城中捣衣声到处都是,也是许久没有的热闹场面了,以往每年冬天,大梁城一到冬天,都有不少冻死的人,少数有人认领的归还家属,不少无家可归的会被开封府衙役丢到东门外,大周建立数年之后,这样的情况正在逐渐减少。

史府上,太仓官员两天前笑呵呵的用马车送来史从云的俸禄,这其中除去钱币,还包括绢帛布匹,柴薪,油,茶叶等。

太仓是户部司官员掌管,向来傲慢,毕竟官员的俸禄都要去太仓领,他们掌管百官的衣食钱粮自然就傲慢了,态度也很不好。

不过如今史府的俸禄都不用自己去领,他们就笑脸送上门来,大抵也是因为谁都看得出,史家的权势已今非昔比。

今年来,陆陆续续来史府上走动送礼的官员更多了,特别是南平、武平大胜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

加上官家的数次赏赐,南唐那边的送来的礼物,其实史府已经十分富庶了,赵侍剑管着的小仓库都快满了。

她只好以家中侍卫家丁增多,需要再次扩建为理由,又悄悄命人在后院新修了几间阴凉处的房来当仓库。

随后,官家肯定还会有赏赐,关于平南平、武平的功劳。

赵侍剑一时间都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她已经许久么有来得及清淡如今史府上的财力,因为已经清点不过来。

随着几十年的战乱,你方唱罢我登台,便没有了固定的货币,货币纷繁复杂,不少割据势力,入主大梁的政权都发行过自己的货币,不过他们都是几年或十年年就倒台了。

这样一来,反而让百姓和官员们都对货币越来越不信任,周朝发行的货币也不过几年前发行的。

所以史府里的许多东西其实都是珍贵物件,要估量价值没那么容易,以前少的时候她还来得及一件件去理清楚弄明白并记录下来,如今东西一多完全来不及去弄清楚了,只能先存起来再说吧。

那天晚上,史皇后又和她说话了,话里话外都提出要让符家的年轻一辈子弟到是史家军中去参军。

其实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只是说了去,但去了肯定要额外的提携。

符家有威望不假,不过符家的威望多在河北,难以延伸到朝堂。而且符家的军队是节度使的地方军,与中央禁军完全不同。

经历三个朝代的赵侍剑很懂一个道理,谁的军队强,谁就有说话的本事。

以前符王的天雄军强,自然大家都要拉拢,如今朝廷大梁的禁军已经接近十八万众,接连的胜利也让大梁禁军战争经验丰富,装备精良。

随着中央禁军扩编壮大,官家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地方节度使的权威再不断被削弱。

最简单的道理,以前经常顶撞或是不服朝廷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这两年来也老实了,随着中央禁军越来越强大,节度使的其实是变相的被削去权力。

这样一来,像是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的权力也会越来越弱,而禁军大将,朝廷重臣的权力会越来越大。

如此,往后的大势肯定是让后辈往禁军中扎根比在河北更有前途,符家要想长久就必须往禁军和朝廷中心去发展。

赵侍剑心想,符皇后真是个及其聪明而有见地的女人,虽然令人讨厌......

她很清醒,也看得清楚,所以才会想让符家年轻人进入禁军任职,而不是待在河北继续享受父辈蒙荫,因为长远的看,这些地方节度使越来越没有前途了,因为官家不是庸主,将帅中有许多人才。

不过她也不是吃素的,赵侍剑想到这有些得意的翘起可爱下巴,她那天其实很快就明白了符皇后的意思,惊讶之余,她自不会去替符皇后考虑,她是史家的人......想到这,小娘脸色微红。

她自会替史家想问题,符皇后想要史家给他们符家后辈进入禁军的机会,那她能给出什么呢?

赵侍剑心里其实很清楚,当今符皇后还有的无非两样,一是符皇后的身份,让她得以总览朝中大事,朝廷的风吹草动,官家的风吹草动,乃至一些辛秘变化,她肯定会比外朝文武了解更多。

二来就是符家在河北的威望,如果史家想在河北立足,必离不开符家的帮助,如果符家想把年轻子弟送到禁军中来。

史家也可以把亲信借机送到河北去,在河北扎根,河北对于中原来说可无比重要!

大梁就在黄河边上,而北面没有燕云十六州屏蔽,河北就成了京城最重要的防护墙。

河北一丢,那周朝也就到亡国的时候了,虽说黄河是大河,可以算作天险,但黄河反而不比淮河,长江,一来能渡河的地点实在太多,很难守住。

二来是黄河位置太靠北,冬天


状态提示:210、交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