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镐京出猎>第九十四章 帝心 儒墨背后的皇权

她想了想,一边拿起茶壶要给二人续水,一边嘟囔着:

“好好的怎么突然想起来批评墨家了……”

刘洪良接过她手中滚烫的茶壶,一边倒水,一边摇摇头说道:“不是批评。”

徐谨拿了一颗酸酸的果脯放进嘴里慢慢嚼着,疑惑地看着他。

自古以来,皇权至上,统一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而在这种统治下,就需要有手段来压制世人,信仰就是一种很实用的手段。儒家思想讲究仁爱,普遍为人所接受;又强调忠君爱国,从根本上禁锢百姓的思想,所以儒学一直以来被皇家尊为正统。

而墨家思想却不被历代君王所容,因为它很多观点都与皇权相悖。比如:讲究人人平等、不分彼此的“兼爱”;反对战争、反对侵略的“非攻”;反对铺张浪费、提倡从简节约的“节用”;推人为贤、反对世袭的“尚贤”;否定命运之说、鼓励主宰自己人生的“非命”;无神无鬼、反对天定言论的“明鬼”……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qín_shòu也。这还不是批评?”

果脯开胃消食,徐谨正准备再抓一个。突然,她直直地看向他,想到什么一般,正色道:“你可别是写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东西?”

看着她浑身上下的紧张,语气充满担忧,刘洪良心中一暖,伸手拿起一个果脯喂到她嘴边。徐谨张开嘴含了进去,却似他方才那般,竟一个不小心吮到了他的手指。

“文吉……”刘洪良闷哼一声,明显感觉到了那股难言的温热与濡滑,虽是蜻蜓点水般的一触,那麻酥酥的感觉却从指尖一路绽放蔓延至整条手臂,最后直达心房。他将这只手握成了拳头,嘴唇动了动,盯着她想说什么又说不出什么,只能慢慢将手臂收了回来。

徐谨知道发生了什么,她想的却是在河边时,刘洪良低头来吃她手中那块甑糕的情景。

她一手拄着下巴,迎上他的视线,好像在说:不是我要吃的,是你过来喂我的。

刘洪良看着她的表情,她又好像在说:扯平了,扯平了哦。

她率先打破了二人之间旖旎的沉默:“你到底有没有写不该写的东西啊?”

刘洪良恢复如常,却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又谈起了儒墨两家。

“虽然百家当中,墨家站起来反对儒家思想,是批评儒家的第一人,孟子甚至痛斥墨子是qín_shòu,儒墨之争持续了三百多年。但不可否认的是,儒家与墨家有些观念,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一致的。”

一致的?徐谨知道刘洪良学问高超,远远在她之上。早在有道书院时她便觉得,舒礼师哥于他,仿佛似师似友,并不像对待寻常学生那般,他们之间,就好像父亲与陈同非。她十一岁那年离开书院,算起来恰好是那一年,刘洪良离开镐京去了书院。

她看着他,感叹缘分的妙不可言。六年前她还是个孩子,他也并未成年,这样错过的两个人,如今还能坐在一起共同喝茶,共赏河上灯火,而一个又在听着另一个讲学……

她内心安宁、惬意又甜美。除了……此刻他说的,她委实不太理解。

“,儒家的仁爱如同放火,墨家的兼爱如同救火,儒墨两家,水火不容。”

刘洪良指着面前的茶壶道:“因为,他们代表的立场不同。就好比这个茶壶,你我面对面看着它,你看到的是壶把,我看到的是壶嘴,虽然方向不同、看到的表象也不同,但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

她疑惑地摇摇头:“立场?古时为世家大族效力的,有文士、武士、术士、策士、谋士,而游离在他们之外的,叫做游士。从文的游士,称之为儒,从武的游士,称之为侠。孔子,便是儒的代表,而墨子,恰恰是侠的代表。”

刘洪良也摇摇头,解释道:

“虽然都为士,但儒家的士,是‘天子、诸侯、大夫、士’中的士;墨家的士,是‘士、农、工、商’中的士。前者是贵族的末等,后者是平民的一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儒家鼓励出人头地,墨家讲究自食其力;儒家倡导士的未来,墨家坚守士的过去,所以墨家没有同儒家那般,为后世文人所追捧。他们的立场是不同的。”

立场不同,难道这就是殿试策题背后的意义吗?这就是皇帝要传递出的深意吗?难道在皇帝眼中,一切政见不和,都是因为立场不同吗?他所指的又是谁呢?是他自己?是朝臣?是异族?是百姓?亦或者,还有他的儿子?商议赈灾那晚,工部与户部对立,户部与江南对立,紧接着工部与户部联手,江南孤立无援。他们每一方的立场是什么呢?宫宴中,群臣奋起,直指东胡贪婪,皇帝力排众议,坚持继续对东胡的扶持,他的立场又是什么呢?表象?他们看到的与真实的,又是什么?

她摇摇头,刘洪良是有治国之才的人,连樊克俭都对他敬为天人,以她的脑力和心力,以她的心胸和格局,又能参透什么?她停止对这个问题的揣测,又问起了儒学与墨学:“可是,那你为何说儒墨有些观点是一致的?”

“确切地说,是孟子与墨子,我觉得,其实他们很像。”

刘洪良咽下一口茶水,接着说道:

“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也说过:视人之国若视


状态提示:第九十四章 帝心 儒墨背后的皇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