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言情总裁>全能技艺师>第六十六章 我没演过电视剧啊

“戏剧包罗万象,其中的复杂不亚于围棋的天圆地方,无穷变化,传艺者还需努力!”

听着小艺的安慰,张艺越发觉得有些……肾得慌。

这会儿甚至有些被高数支配的冲动。

暂且抛去戏剧考核的尴尬分数。

把一大堆资料扔在一边,张艺抽空翻出全国戏曲剧本创作大赛的官网看了一眼,发现对方这会还没他回消息呢。

“奇怪啊,这么优秀的剧本,难道他们还看不上?嘴有些刁啊……”

虽然张艺不是正儿八经的戏剧工作者,但经过昨天一天的恶补,关于戏剧他已经了解了很多,也不算是那种什么也不懂的小白了。

“又或者说是我这个笔名不够响亮?”

身为一名准【戏剧师】,在把两个剧本发过去的时候,到了署名环节,张艺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个响亮的称号。

所以踌躇再三,他给自己起了个雅致的笔名:曲始!

正所谓曲终人散皆是梦,繁华落尽一场空。

如今的戏剧,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阶段,他希望“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悲剧不再出现。

同时这里最深层次的含义是,他希望大家在看尽如国内的那些流行歌曲,音乐,漫画,以及一些别的东西的时候。

回过头来能再看看戏曲。

这就跟那首诗里,所描绘出来的环境一样。

曲终声寂,人们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散去,露出几座山峰,山色翠绿迷人。

或许如今的这些流行音乐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就跟女神一样。

但有时候又何尝不是镜花水月呢?

烟雨散去,独留几座山峰,高耸矗立,雄壮巍峨,又是否象征着国粹经典的戏曲,拥有永不消散的灵魂和宽厚的臂膀呢?

……

“曲始!”

看完了《贵妃醉酒》的两个版本,马听戏回过神来,刚准备给这个曲始打电话。

他的目光却又忍不住落在了《三滴血》的身上。

“呦,这曲始的第2个剧本,竟然是秦腔,路子有够野的呀。”

寻常专门创作剧本的戏剧师,几乎都是顺着一个剧种写,很少有串剧的。

这就跟写小说的打工人差不多。

有时候都市品类写的多了,本身在这个品类已经拥有了很多粉丝,所以如果贸然改变,压力会很大,风险也不小。

不过内容创作当中,就有那么一种人,他们喜欢探索喜欢追球,不喜欢把自己定格在一个地方。

身为戏剧研究员,马听戏其实很佩服那种人。

抱着极大的期待,他很快就有沉寂在其中了,而相较于贵妃醉酒的篇幅,三滴血总共18回,这字数自然就更多了……

相较于京剧《贵妃醉酒》,《三滴血》则彻头彻尾讲的是一个滴血认亲的故事。

西山商人周仁锐在陕经商,娶妻生子之后,妻子不幸难产而死,他因无法抚养将次子卖给李三娘为子,后改名李玉春。

后来又由王妈说媒,其子与三娘之女李晚春定为百年。

周仁锐的弟弟周仁翔娶了马氏为妻,但却和邻居贾连城苟合,生了个牛娃。

周仁锐带着长子周天佑回了家,可是仁翔夫妇却不认他的儿子,然后牵扯出了一系列的滴血认亲的事。

简单来说,这个故事描写的是一个糊涂县官,尽信书断案而不做调查研究,自信书本上的滴血认亲的办法可靠,从而活生生的拆散了人家亲生父子,又让一对将要结为夫妇的异姓姐弟负屈含冤。

那老百姓当然不服啊。

可是这个时候,县官为了压服和反驳受害者的强烈控诉和方案。

也为了证明自己的滴血认亲的法子准确无误,竟然又把一对亲生父子叫来当场滴血试验。

结果当然是令人瞠目结舌,捧腹大笑。

在铁的事实面前县令撞的是头破血流,不得不承认滴血认亲的荒谬,不得不承认自己坑害了老百姓。

看完这个剧本,马听戏内心深处的震撼无以复加。如果说刚才的贵妃醉酒,仅仅只是暗示了如今的男女关系,算是很有深度。

那眼下的三滴血。

绝对是直言不讳,毫无避讳的指出了教条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以及伪科学的危害。

“这部作品太厉害了。”花了一天一夜看完,几乎没怎么休息的马听戏,整个人都震撼了。

整个剧本。

无论是双线条推动的巧妙构思,亦或是剧情发展的波澜壮阔,情节的离奇曲折,又或是富于传奇和浪漫色彩的情感回溯,甚至是拥有矛盾和戏剧冲突的滴血认亲,都能给人一种很震撼的冲动!

“这简直是一部旷世奇作啊……”他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

只是下一秒,他忽然回过神。

毫不掩饰的说,这部作品拥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对现实教育的启发,绝对能称得上是古为今用。

但多少有些锋利。

这么**裸地指责一些国家干部,未免也太大胆了?

“曲始呀曲始,你可真是有意思啊。”等看完了两个剧本,马听戏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诚然,他很喜欢这两个剧本。

但他只是个小小的审核员,级别不够,根本没办法接触整个剧本的审核,所以现在只能给领导打电话和领导商量了。

……

等了两天时间,没等来消息。

张艺干脆也不等了。

他猜想着,人家肯定是集中收取一定数量之后,然后才大批量


状态提示:第六十六章 我没演过电视剧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