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我为皇>第807章 贾逵的消息

“将军,为啥要收下这些特产?”辞别了那些百信,狗子还是想不明白,终究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刘悦吐了口气,斜了狗子一眼,眼眉一挑:“狗子,这人活一辈子,有时候给别人一个报答的机会,其实也是一种善良,那些百姓真心感念我的恩情,所以才会用他们以为好的东西来感谢我,如果不收下,他们还会以为我嫌弃,反而挫伤了他们的感激,所以我才收下的。”

狗子听得一知半解,挠着头却不好意思再问下去。

一旁典韦瞪了狗子一眼,一巴掌拍在狗子的后脑勺上:“笨蛋,你闲的操心这些干嘛,你要是有那种心机,我兄弟早就让你独当一面了——”

狗子吐了吐舌头,嘿嘿的傻笑起来,就不在说话了。

有了这次的感谢,刘悦临近雒阳,就更是注意雒阳周围的情况,虽然依旧有些惨淡,毕竟好几年的破败,绝不是一朝一夕的能改变的,不过在贾逵的治理下,各县还是勉强过得去。

提起贾逵,百姓们也能交口称赞,甚至能说起贾逵的一些事情,倒是能深入人心。

不知不觉得也就到了雒阳城外,得到消息的贾逵匆匆的赶了出来。

远远地望见黑了不少的贾逵,刘悦哈哈一笑:“贾梁道,你可是黑了不少,看来你是做了不少事情,这一路行来,百姓们对你称赞有加呀。”

“那还不是托了将军的福——”贾逵笑呵呵的说着,只是侧身让开:“如果不是将军鼎力支持,河南尹半数百姓都无法渡过今年了,苍天无情人有情。只怕将军不知道,单是洛阳一地就有人为将军立了不下三座生祠——”

生祠是活着的时候修建的祠堂,往往是有了大功德的人,百姓感恩戴德才会修建生祠。

刘悦呆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这可是折寿的,我可盖不上这么大的功德,粱道,这种事情还需要你去引导,为官者手握权柄,为百姓谋福祉本就是应该的,百姓富足则天下安康,这本是掌权者应有之意,说不上什么功德,感激一些也就罢了,这生祠——”

刘悦没有再说下去,不过意思很明显了,生祠实在是太招摇了,这不符合刘悦的习惯和认知,在刘悦看来,权利是来自于百姓,你手握权力的时候,养活百信本就是应该的,否则没有了百姓,也就没有了权利,从来权利和义务是相当的。

哪知道贾逵脸色肃穆起来,深深地朝着刘悦鞠了一躬:“将军英明,有将军这种心胸,乃是治下百姓之福。”

“行了,少拍我马屁了,粱道,这可不像你,走,咱们进城再说。”刘悦嘿了一声,抬脚朝着城中走去,容贾逵落后半步。

这一边往城中走,贾逵一边介绍着如今河南尹的情况,河南尹分成了两部分,东部原本就暗中投靠刘悦的那些县,可以说收成富足,已经缓过劲来了,或者说本来就没有遭到董卓的劫掠,自然好很多,又加上刘悦的政策,可以说今明两年就会完全恢复到鼎盛,百姓就能安康起来。

但是从成皋往西,却是另一幅田地,即便是有刘悦调拨了一些粮食,彻底的免除了税赋,任凭贾逵用尽手段,如今也不过勉强落了一个勉强度日,所产粮食加上各种救济,加上贾逵筹集的粮食,勉强能撑到秋收,就不至于饿死人。

在贾逵的一力推广下,机械的普及还是很快的,这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但是腰刀明年才会凸显出来了。

另外一项让贾逵变得恭谨的就是刘悦推行的医馆,如今开始在各县铺开,从小黄的医学大学培养出来的数以几百计的郎中,已经开始在各地支撑起来,遍布了整个河南尹,同时还招收了大量的学徒,让本来破败的河南尹,如今多了一份生机。

还有就是刘悦推行的入学制度,大量的招收儿童,免除了所有的费用,儿童上学只需要自己带饭就行,这是贾逵极感兴趣的一件事。

自古以来,读书都是高门大阀这些士子的事情,穷人家的孩子极少有读书的,纵观整个大汉朝,但凡是有点名声的,就没有真正的穷人家的,九成以上的都是门阀家里的。

有一句话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咋听上去好像很广义,但是这里的民心指的是士子之心,而士子有代表着高门大阀的利益,其实真正的意思,就是说得到天下读书人的心,就能得到天下了,根本就没有普通百姓的事。

先不说普通人家穷不穷,是不是读得起书,就是想读,那些蒙师都很少招收真正的寒门子弟,如著名的大家刘宽,所有的弟子,出身最差的也是刘备,却也是落魄的皇子皇孙。

但是贾逵本身就不是高门大阀出身,自然贾逵也希望有像他一样的人走出来,所以对于刘悦的蒙学特别的推崇,什么叫做为国选士,哪怕当不了管,用刘悦的话说,就是学医还是学习格物技术,那也是认字的学得快,而且能够系统性的学习,理解力远比不读书的要强得多。

这才是刘悦办蒙学的原因,不是为了培养什么大人物,又或者是培养官吏,其实刘悦的初衷就是让普通百姓也认识字,能够学习各种技术,才能够推动格物上的进步,只有加强创造力,才能让格物真正的发展起来。

自古士农工商,这里的工说的是工匠,但是刘悦给了全新的定义,那就是制造和创造,其实本质上还是工匠,只不过将工匠的身份抬高了。

随着各种制度在河南尹推行开,百姓已经完全


状态提示:第807章 贾逵的消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