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法外领主>第92章

在流民中招募新兵的计划是“国策”。

卡利亚斯如今的军队,无论是守备军还巴雷特近卫团,其成员全都是卡利亚斯原住民,持有红色身份证的“高等”公民。

对于眼下来说,这是有利于卡利亚斯的事情,能够保持军队的“纯洁性”和凝聚力,但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这很不好,会使原住民一方变得过于强势。

虽说塑造原住民与外来人口的对立也是“国策”,但是对立的前提是有冲突,如果双方实力相差太大,那么就只有压迫没有冲突,就像士兵敢去外来店铺“吃免费餐”,“拿小礼品”,这就是压迫的体现,弱势方不敢怒不敢言,但是会积怨在心,长而久之,积怨越深,人数越多,反而可能酿成大祸,到时候那就不是林恩想看到的对立冲突,而是不死不休的“革命”。

在外来人口中征兵,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提高外来群体的归属感,如果说土地最能让人产生归属感,那么英雄应该排在第二。

比如上一世的美利坚,奥总统上位时,非裔族群就会感觉与有荣焉,明显就会提升归属感。

在所有英雄中,战争英雄是最容易包装,或者说诞生的英雄,且影响力巨大,当自己的群体中出现了战争大英雄,那么对于整个群体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骄傲。

所以林恩所下达指令是“要精,而不要多”,军队中的主要成分还得是原住民,至少现阶段得是如此。

有一点可以预料到,这些外来人口的新兵在刚进入军营的初期,一定会过得很艰难,被针对,被欺负,都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艾伦、霍根还有狄克,三位守备军的军官在安置区内停留了两天,从超过三千来个报名的人中遴选出了两百多人,其中火枪手团招募的人最多,足有一百人二十人。

丹丽丝最终还是得偿所愿,成为了这两百多位被选中的优秀者的一位,招募她正是火枪手团团长霍根。

之所以要招募这位身体素质一般,而且似乎没有吃过什么苦的女人,霍根并非是因为林恩没有明确表示不招女人,所以便把这个唯一报名的女人招募进来,以显示奉行“上谕”态度。

事实上霍根的所招募的每一个新兵,都是经过了严格的筛选,他一个个亲自面试,这两天的时间,主要就是他在磨叽,艾伦并不想待在流民窝里,早就想开溜。

他招募丹丽丝的理由是:“这个女人,她眼睛里有光。”

这是一个很抽象的说法,但是艾伦和狄克却都信了,霍根不是一个会开玩笑的人,在他的引导下,艾伦和狄克果然也发现了霍根所说的“光”。

眼睛是心灵之窗,眼神里能够体现出近乎于所有的情感,眼睛里有光,指的是这个人的眼神中有希望,有憧憬,有追求,这在卡利亚斯来说是很常见的事情,去学校里逛一圈,会被“光”闪瞎眼,但是在这群刚刚从地狱中走出的流民中却极为罕见,尤其是女人中更是如此。

在了解了丹丽丝的情况之后,霍根表示会尽快联系学校方面,为她弟弟安排入学,学校里有一位最受欢迎的年轻教师,不但学科教得好,同时还是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或许能帮助她弟弟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丹丽丝非常欣慰,她朝着北方鞠躬三次,以告慰那三位为了保护她们而死的亲人。

今年的军队扩编计划所规划的新增人数,当然远不止于此,安置区的征兵只是以其中一小部分,针对原住民的新兵征募才是扩编真正的主力。

没有参加安置区征兵行动的炮兵团,却在外面大肆征兵,征兵广告的布幕上威风凛凛的城防大炮与英武的炮兵指挥官,看上去让人心神向往,这幅广告出自于老领主埃蒙·巴雷特之手,大炮旁边那个器宇不凡的指挥官的脸和林恩有七八分相似。

这幅埃蒙前后共耗时两天,采风半天,作画一天半,一共收了马文二十枚银币作为酬劳,当然,这钱是从军费里面出的,同时,埃蒙还非常认真地请军队务必统一口径,这幅画只是他受炮兵团委托所作,用于彰显卡利亚斯炮兵的风采,二十个银币是工薪酬劳,不是卖给炮兵团,这有本质的区别,不然的是二十枚银币的价格贱卖,会影响到他以后艺术作品拍卖的价格。

对于老领主的要求,马文自然是只能拍着胸膛保证,还说如果要是老领主愿意卖的话,他愿意花一百金币购买,如果他的有这么钱的话。

炮兵团征兵工作经行得顺利,四百人的指标,只用了不到五天就征募完成。

炮兵团的征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只招原住民,报名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拿出你的红色身份证,这不是潜规则或是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摆在台面上公开的征兵信息,广告上白布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没有潜规则的社会,会显得非常冷漠,什么都摆到台面上,反而会让更多的人一时间无法接受,而这就是林恩想要达到的目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接受了,相比起说话只说半句的云里雾里,遮遮掩掩地暗示,还有他上一世最反感的酒桌文化,把事情摊开了说才是效率最高的方式,人类经过了无数的磨难,心理能力承受能力没有那么不堪。

在各个兵种团都在积极征兵的时候,卡利亚斯守备军在悄然间新增设了一个团,并且也是新的兵种。

——工兵,主要职能是爆破。

工兵团的老班底来自


状态提示:第92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