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法外领主>第84章没钱怎么办

林恩在召集相关部门人员开会通气之后,发行政府债券以筹集资金扩充军备的项目,便正式开始实施。

债券发行总量三万金币,期限五年,利率百分之六。

可以购买债券的对象是全体卡利亚斯公民,即持有红色或蓝色卡利亚斯身份证明的人。

债券以金币为单位,1金币起买。

为了配合奥玛提出来的塑造地域矛盾的政策,债券发行也针对两种不同颜色的身份证明,也有不同的限制。

持有红色身份证明的卡利亚斯原住民,每一户最多可以购买十金币的债券,而持有蓝色身份证明的外来移民,每一户最多只能购买五金币的债券。

三万金币的发行总量,其中两万金币面向的是普通平民,即家庭所户籍成员中都没有登记注册过商业牌照,也没有在职公职人员的人,这类人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群体。剩下的一万金币面向的就是商人和公职人员。

对于卡利亚斯的公职人员,林恩并没有表示出要摊派指标的意思,全凭自愿,愿意买就买,不愿意就不买,愿意买多少就买多少,这一万金币的债券,是不限制单人购买数量的,卖完即止。

在经过了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和宣传之后,债券正式开始售卖,购买人需要带上家庭户籍和身份证件以及其他相关的证件,到行政大厅的专项窗口办理。

如林恩所料,甚至超过了他预料中的最好预期,仅仅不到四天时间,针对平民发行的两万金币债券就售卖一空,其中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排队和办理手续,如果要是多增加几个办理窗口,甚至能够把时间缩短到两天。

限制购买上限的饥饿营销策略,还有按照身份证颜色区别对待的制度,对于债券的售卖速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前不久的那场胜仗。

政府借钱和个人借钱,没有多大区别,能不能借到钱,最重要的都是看那三点。

第一是借钱对象有没有钱,第二是借钱人的信用,第二是借钱人的偿还能力。

卡利亚斯的公民,尤其是那些工人,都有小有积蓄,这是它们之前两年积攒下来的,在管制结束后,一部分工人选择了放弃工作,拿着自己的积攒的本钱去做小生意,但是更多工人还是继续着自己的本分工作,他们甚至没有太多花钱的地方,房子是政府分的,孩子上学也不花钱,只要是不常去卡利亚斯如今唯一的消金窟“加登的故乡”,那么应该都有不少积蓄,至少购买三五金币的债券,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巴雷特家族作为债券担保人,很简单直接地解决了信用问题。

至于偿还能力,如今的卡利亚斯发展势头迅猛,大家担心的不是政府到时候有没有钱偿还,而是到是时候政府还在不在问题,对于这样的顾虑,前些天那场果断直接、以少胜多的大胜仗充分打消了大家的顾虑,并且用事实完美地践行了林恩公开宣讲时所说的“卡利亚斯再不容践踏”。

针对商人和公职人员发行的一万金币债券,还有一小部分没有完成交易,不过这并不是没有人买,事实上纺织厂的老板诺曼已经认购了这一部分,之所有还没有完成交易,是因为在此之前,需要先完成另一桩买卖。

江南皮革厂并购诺曼纺织厂。

两家工厂合并,是林恩的想法,但是为了不让诺曼多心,不让他认为是在威胁他交出工厂,林恩表达的方式非常含蓄,仅仅是让马克西作为江南皮革厂的管理人员,去和诺曼尝试着沟通一下,谈谈口风。

反而交流的结果大大出乎了林恩的意料,诺曼两家工厂合并的提议非常支持,非常强烈支持。

林恩以为诺曼是想要收购江南皮革厂,这样的结果他不能同意,然后结果却正好相反,他大大方方地放弃了自己经营了多年的工厂,愿意把厂房、设备、技术、渠道还有工人,等等所有的一切,一股脑全部转让给江南皮革厂,并且价格从优。

在前几个月一直过得心惊胆战的诺曼,如今只想安安心心当个富家翁,现在有了撂挑子的机会,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诺曼纺织厂的规模很大,即便是为了搬来卡利亚斯,舍弃掉了不小的一部分,其规模和江南皮革厂也不相上下,这还只是看得见的规模,指的是工人数量和厂房大小,而其他的,如技术、上下游渠道、这些看不见的规模,诺曼纺织厂更是远超江南皮革厂。

要完成对诺曼纺织厂的收购并不容易,因为诺曼要套现,江南皮革厂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而作为江南皮革厂最大股东的巴雷特家族,同样拿不出钱。

最后,经过了多次协商,终于达成了共识。

诺曼纺织厂是诺曼个人的全资产业,按照之前评估价值,江南皮革厂需要支付给诺曼九千八百六十金币用于收购诺曼纺织厂的所有资产,并且承诺收购之后至少维持原有的工人劳务关系一年。

这么多钱,江南皮革厂当然是拿不出来的,协商之后改为,支付原金额的百分之六十,剩下换算成股份,合并之后大厂的股份。

然而即便是百分之六十的金额也是五千八百多金币,还是一笔巨款,江南皮革厂依旧拿不出来,于是乎在进一步协商之后,又达成了新的共识,诺曼认购三千五百金币的债券,这样一来,江南皮革厂就只需要支付一千三百多金币的现金,拼拼凑凑倒也能拿得出来。

至于江南


状态提示:第84章没钱怎么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