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白眼狼>第二百一十四章 丰硕成果

刘庆斌丢给肖战一个小册子:“这些都是我的指导性意见,至于怎么训练那是你的问题!狙神,这196人就交给你了,你只有半年时间,到时候我可是要让你们上战场的,别让我失望!”

刘庆斌走后,肖战把刘庆斌的小册子拿出来好好研究了一天一夜,然后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

首先是封闭式的魔鬼式训练,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基本上都是在训练。

一个多月后,根据小册子的提示,他们开始了训练效果的检验。

第一站是东北的大兴安岭大森林,任务是每人狙击十只猞猁,每只都必须要击中后脑。

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任务,却让狙击队员们吃尽了苦头。

猞猁外形似猫,但比猫大得多,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只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长着耸立的黑色笔毛,能够随时迎向声源方向运动,有收集音波的作用。猞猁性情狡猾而又谨慎,擅于攀爬,耐饥性强。可在一处静卧几日,遇到危险时会迅速逃到树上躲蔽起来。

大兴安岭的猞猁较多,刚开始还比较顺利。可后来,一方面是猞猁的数量减少了,另一方面是猞猁变得更加谨慎了,有时队员们需要潜伏两三天时间才能打到一只猞猁。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狙击队员们的狙击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第二站是去青藏高原打鼠兔。

鼠兔没有尾巴,习性如鼠。形似免,故名“鼠兔”,因它善于鸣叫,又称它为“鸣声鼠”,藏语叫“阿不扎”。鼠兔号称最警觉的动物,加之体型较小,善于贴地奔跑,所以狙击的难度更大。有些队员常常潜伏数日,依然两手空空。每人十只鼠兔的任务,足足耗去了他们一个月的时间。

最后一站是去印度西高止山脉南部的一处叫作“豺谷”的地方。根据要求。队员们必须要在“豺谷”中生活一个月。

“豺谷”顾名思义是豺居住的山谷,肖战不明白刘庆斌的这点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豺的外形与狗、狼相近,体型比狼小,但是战斗力要高于狼。豺的听觉和嗅觉极发达。行动快速而诡秘。豺性凶猛。胆大。凡与之遭遇的大小动物无不畏惧。平时的性情十分沉默而警觉,但在捕猎的时候能发出召集性的嚎叫声。捕猎多在清晨和黄昏,有时也在白天进行。善于追逐猎物。也常以围攻方式捕食。行动敏捷,善于跳跃,原地可跳到3米多远,借助于快跑,能跃过5-6米宽的沟堑,也能跳过3米高的岩壁、矮墙等障碍,其灵活性胜于狮、虎、熊、狼等猛兽。

“豺谷”是豺的天下,据说整个“豺谷”有好几千只豺。“豺谷”中的豺分别由较为强壮而狡猾的“头领”带领,分成一个或几个家族,少则几十只,多则上百只。当豺群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也会互相撕咬,常常咬得鲜血淋漓,有时甚至连耳朵也被咬掉。

在“豺谷”中,豺不仅敢于袭击水牛、马、鹿、山羊、野猪等,甚至也会成群地向狼、熊、豹等猛兽发动进攻,吓得它们落荒逃走或爬上大树。

肖战就亲眼看见过一只孟加拉虎与一群豺为了争食而血战,结果虎在咬死、咬伤十余只豺之后,没能冲出重围,终于精疲力尽,倒地不起,被这群穷追不舍的豺活活咬死。

在“豺谷”生活,考验的不仅仅只是狙击技术,更多的则是考验队员们的心理素质和相互配合能力。肖战把人员分成了三拨,每拨潜伏警戒8个小时,依次轮换。

“豺谷”是豺的天下,从来就没有外敌敢像狙击队这样明目张胆的入侵豺的领地。在入驻“豺谷”的第一个晚上,“豺谷”的主人就给了狙击队员们一个下马威。当夜宿营的时候,近百只豺对狙击队发动了偷袭,警戒的队员迅速进行狙击。谁知道豺悍不畏死,前仆后继,一浪接着一浪往前冲,使得狙击队员们慌了手脚,有子弹打偏的,有同时朝着一个目标开枪的。总之,洋相百出。如果不是其余两拨人被惊醒之后的支援,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通过这一次教训,狙击队员这才明白:在有干扰和没有干扰的条件下进行狙击,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然,豺的偷袭失败并不代表着他们善罢干休了。

在一个月里,狙击队前后被偷袭了数十次。

在豺的大力配合之下,狙击队员们的心理素质和相互配合能力有了质的变化。当然,随之而来的是豺的数量急剧减少。在队员们离开的时候,曾经有数千只豺的“豺谷”,只剩下不到百只了。

狙击队回到琼州进行了补给之后,就直接赶到了青岛,算起来他们比刘庆斌早到不了多久。

事实上,狙击队并不是今天才开始发挥作用的。前天在歼灭内田联队一仗中,狙击队潜伏在枣阳山和峰汇山上射杀逃跑之敌,400多人只回去了13个人,如果不是刘庆斌要求他们务必要放回去几个报信的,肖战有把握将他们一个不剩全部击毙。

9月18日这一天,对狙击队来说是成果丰硕的一天。

但是,对神尾光臣来说却是悲哀的一天,在这一天里,他一共损失了22名军官和54名士官。这还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整整一个白天他的队伍只向前进行了不到5公里,按照这个速度,猴年马月也赶不到青岛。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就在神尾光臣暗自不爽的时候,当天夜里,第35旅团的辎重联队又被袭击,两门攻城炮被毁。

9月19日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四章 丰硕成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