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章献明肃皇太后>第290章:告密(4)

项绾进献了海战船式(包括一本船样图和几类水军模型),唐福向朝廷进献火器,包括火箭、火球、火蒺藜。

项绾和唐福得到宋真宗金钱赏赐和职位升迁。

项绾升职为都水监,从属工部侍郎之下,专管全国水运和舟车中造船和船质勘查,既有俸禄又有实职。

项绾绘制的海船图式上绘有船载武器图。武器除拍竿、抛石机、箭窗孔里的弩箭、防火用的生牛皮毡外,还有北宋初才部分装备于海船的火器。

譬如火箭、火球、火蒺藜,项绾当初下访全国沿海船场和水军时每遇火器方面的问题,主要请教与他一路同行的精通船上各类火器装备的神卫水军队长唐福。

唐福告诉项绾,勘查火器装备先要去当地(各州)军器监查看他们的冶炼技术、产品模子和制作质量,然后再去船场和船上巡视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的技术成熟情况。

质量管理方面一定要将防潮工作做到位,还要做好保密,不使民众知道详细火器情况;以防暴露给北宋敌人。

具体到火箭质量的抽查,唐福告诉项绾要查看设计规格、威力大小和用料标准;是否统一制作,质量是否有可靠保证。

对于火箭的要求十分严格,弓身必须3.2尺、弦长2.5尺,以保证火箭射程300步有余.

箭头上绑着的麻布包里的易燃物都换成火药,火绳是否有足够的燃烧长度;于箭支燃烧前具备足够的时间差。

北宋初年的火弩箭已射力巨大,中敌船身后牢不可拔,大多去杆而镞头依然嵌于船板内。

“火箭”在三国时就已运用,不过箭杆上绑的是油脂等易燃物;燃烧不快且火力弱易被敌方扑灭。

即便北宋换上火药,火箭还是点燃火绳后一次发射一支;且多以纵火为军事目的,当然这是属与冷兵器时代。

火球的质量查验,唐福提醒项绾要查看火球壳体;是否涂敷了足够厚度的沥青、松脂和黄蜡等可燃性防潮物,内部火药是否质量可靠,是否有数量足够的易燃纸张和干布作球体……以确保点燃后用抛石机或徒手抛至敌船上,球体生成烈焰后损坏敌军船只。

唐福还告诉项绾:火蒺藜确切说是火球的一种改进型武器,火蒺藜的内核中除了火药以外、还装着“铁蒺藜”。

铁蒺藜是军器监做箭头淘汰下的含碳量高、质地软且杂质多的废铁,上有尖刺。

用火点着药线抛出去,不但会燃烧;里面的铁蒺藜还会被炸开。

但由于硝和硫的比例很低,杀伤面积有限,因此也是以纵火为军事目的。

由于报废率偏高,对火蒺藜的质量监查很严格;唐福查看火绳(即引信)是否安装牢固,包裹内核的干布和纸张是否因潮湿而发生火药渗漏现象,内核药粉与铁蒺藜是否混合均匀。

唐福还查看一些小型突击船,如蒙冲,上面安置了用于焚毁敌船的猛火油柜火器;猛火油即石油。

猛火油柜以石油为燃料,盛放在铜柜里上有4个发射管。

发射时,点燃“火楼”,然后抽拉把手,石油经火楼通过发射管喷出烈焰,可近距离焚毁敌船。

唐福勘验猛火油柜、火箭、火球和火蒺藜这些船载火器时都要对存放船舱的环境提出要求:如通风情况、放火措施、除湿或降温处理,存放箱的安全固定情况,日常的封闭和保密警戒情况等。

曾公亮和丁度编纂的《武经总要》,是中国第一部官方兵书;详细介绍了北宋军事制度、通信侦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战和武器装备等;特别是在营阵、兵器和器械等部分都配有详细插图。

水军的火器和船图方面,丁度大量吸取引用了唐福和项绾的军事成果;描绘了水军的系列主战火器火箭、火球、火蒺藜和六大类船式图。

丁度考虑到军事泄密问题,除必要的船型外观描绘和作战特点文字介绍外;其船图尺寸和建造技术的详细文字都相应略去。。

北宋初年火器的出现,标志着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的开始,1084年北宋从汴京调往它地的火器一次就有火箭10万支,火弹2000枚。

刘敏和赵恒正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水军推演阵势,去见红云走到跟前来了……


状态提示:第290章:告密(4)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