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唐之最强皇子>第251章 长孙皇后的手段!连李世民都忌惮李恪!
露的衣服,风骚的姿势,集体学习文化,接触古诗词,开拓书生们的市场。

贤王殿下竟如此雷厉风行,杀伐果断。

这让整个京师的军民都认为,这不是政治的斗争,伐异求同,更不是在作秀。

而是真心实意地在为京师的百姓们谋求安宁、稳定的生活。

文人们再次拿起笔,写了无数篇歌颂贤王殿下高风亮节、品行高尚的诗篇。

武将们更是不畏艰辛,以追随贤王殿下的脚步为名义,投身于扫黑除恶的第一线

全国各地的官员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效仿,以强硬的手段,打压当地的黑势力。

而那些跟当地的黑势力关系密切。

甚至是官员本身就是黑势力头子的,见到全国掀起的浪潮,只能是断臂效仿了!

这可是关乎头顶乌纱帽的事情阿!

李恪根本就不需要解释自己的意思。

下面的官员、百姓,就能自动脑补出贤王殿下想要达到的目的。

因此,李恪的民望值在此期间得以暴涨。

不过有些可惜。

“气运值”已经过了有效期,不能再原有的基础上,再狂揽一波民望值。

眼看着岭南军队增援庭州的日子渐渐接近。

李恪一想到大唐的守军,要面对的敌人,不再只是葛尔丹的十万大军那么简单。

李恪就不由得加快了《人体改造学》的研究。

务必要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制造出适应所有体质的汤药,提升大唐将士们自身的素质。

这些天,李恪在临时搭建的科研室中,反复不断地做着实验研究。

朝堂上。

文武群臣们则是围绕着祭天大典,到底是谁来诵读。

诵读祭天的文章,自古以来,都是太子的事情。

太子李承乾虽然已经失去了势力和民心,太子党也早就土崩瓦解。

但是。

奈何他是嫡长子,太子之位也还是掌握在他的手中。

而且,李承乾身后还有长孙皇后撑腰。

嫡长子没有用了,但嫡子继承皇位的传统,必须要延续下来,万万不能断!

为了稳住嫡子在朝中的地位。

长孙皇后甚至不惜冒险,透支政治资本,将武将薛万彻给拉入嫡子党当中。

薛万彻乃是隋朝名将薛世雄之子,且爷爷薛回就是隋朝舞阴郡公,是一个武道世族。

而薛万彻现如今不单单是手握重兵,驻守在东北抵御高句丽。

更关键的便是薛家在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有着庞大的军队

无论是从军队的规模还是质量,薛氏的军队都要比其他的节度使雄厚得多。

即使是安禄山手握河东三镇,拥兵十万之巨,面对薛氏的军队也要忌惮三分。

武将站出了一个将门虎子,盛气凌人的薛万彻,其他的武将就不好开口了。

他们虽然很看好李恪,但谁不知道,长孙一族跟薛家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切。

这薛万彻之前不跳出来,这时突然跳出来,明显是长孙皇后的旨意。

见薛万彻镇住了武将,天不怕地不怕的御史台官员们,就纷纷进谏了。

“朕,心意已决。”李世民笑道:“朕早就跟辅机说过,恪儿跟朕最像了。”

辅机,长孙无忌!

皇帝陛下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提起长孙无忌?

因为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吏部尚书。

二十四凌霄阁功臣第一的巨鳄。

此时,已经因为“贪污”,沦为了阶下囚!

这意思就非常明显了。

朕宁愿扶持恪儿上位,也绝对不会向任何势力、任何声音、任何人妥协。

至于长孙一族...

朕只能说抱歉了。

相信恪儿会跟朕一样,善待你们长孙的。

即使狠了下心,李世民对长孙皇后却仍是倍感愧疚...

观音婢啊...

不是朕不想延续祖训,立嫡子为储君。

而是恪儿真的太优秀了阿!

你也应该看到了,满朝文武大臣如今能在朕的面前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做官。

是因为你的郎君很有威严,本事大吗?

不,他们是在讨好朕的同时,也顺便讨好贤王李恪...

对,没错!

就是臣子们通过讨好陛下,从而巴结皇子!

李恪要比他这个做皇帝的,有钱、有权、有魄力。

名义上,贤王李恪的官职任免权,还有军权,是李世民这个做皇帝的,赐予李恪的。

但实际上。

李世民心里很清楚。

恪儿能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完全是他凭借自己的能力争取得来的。

恪儿的所作所为顺应了朝代,笼络了人心。

根本不需要像自己这个做皇帝,凡事畏首畏尾的,而且还要看别人脸色行事!

观音婢阿...你实在太小看恪儿了。

你别以为找到了薛万彻,拉上了薛氏家族,朝堂上,那些文臣、武将们就不敢出声。

他们都是恪儿提拔上来的人。

他们此时不发声反抗。

是不想急于表明态度。

但只要朕作出不利于恪儿的决议。

朝堂的这些文臣武将就会接二连三地蹦出来,将薛万彻淹没在口水之中。

他们真的怕薛氏的十多万军队?

要是论个人,他们的确忌惮。

但恪儿一人就在岭南有十几万的军队。

你会认为,恪儿的军队新成立,底蕴不足对吧。

那河东三镇的刺史安禄山呢,他也是手握十多万的军队。

状态提示:第251章 长孙皇后的手段!连李世民都忌惮李恪!--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