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寻连也没时间跟他详细解释,只能简单的说了一下胡万出现在此而后又离开的过程,肃却听过之后,两人便开始向胡万离开的方向急追而来。

而后便是追至此处,高耸的城墙尽头,李寻连看到了胡万的身影,而胡万也终于回头,他的眼中似乎一刹纠结悲郁闪过,但之后便再度陷入阴沉诡异,再然后,胡万便从城墙上跃下,彻底消失在李寻连的视线之中。

这一路的追逐让李寻连知道了他现在和胡万的差距,如果胡万不想,他绝对没有可能赶上胡万,所以追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之后的不久,落后于李寻连的肃却也赶了上来,自然后便是坤山出现,直到现在,三人皆是满面愁云,不知该如何处理胡万一事。

“算了,先不想了,天马上就要大亮,须得尽快将城中之事处理妥当。”李寻连收住心思强行迫使自己不去想有关胡万的事情,想也没用,就眼下的情况来看,此事只能听天由命。

随后三人赶至城中战火最盛处与寰风媚舞汇合,说是战火最盛,实际上战局早已呈现出一边倒的形势。由于剑客强援被寰风和媚舞斩杀,廖默又迟迟不露面,是以城中守军早就失去斗志,虽然还有几名将领中心智坚韧苦苦支撑,但奈何实力低微,压根无法力挽狂澜,只能眼睁睁看着己方气势一落再落,最后跌入谷底。

寰风和媚舞早就得到李寻连命令,所以并没有大开杀戒,只是奋力营造声势,从心理上击溃禹州守军。

待得李寻连到来,将廖默人头示出,战场便彻底安静下来,禹州守军最后那一丁点意志也被彻底击垮,李家护卫则是欢呼雀跃,此战,大获全胜。

一千五百人夺下一座万人大城,这在九州战争史上着实是为数不多的壮举,他们都是心怀报负的热血儿郎,能够比肩历史,自然无比兴奋。

“廖默已死,汝等当放弃抵抗,本公子只为征讨成王并非攻城略地,汝等大可放心。”李寻连站在一座高塔之巅,环视一众禹州守军,高声喝道。

说实话城中守军对廖默本来也没什么感情,先前他们之所以还残存些许斗志,乃是因为曾有人谣传李寻连破城之后将会进行屠城,如今听得李寻连如此说话,自然便放下心来。

“场中何人官阶最高?”李寻连朗声问道。

人群一阵躁动,一名六旬武将走了出来。俗话说面由心生,此人生的正义凛凛,李寻连便直接宣布禹州城主之位交由此人接任。当然了,面由心生只是一种说法,这人到底是不是良善之辈,李寻连也无法通过眼缘来确定,不过他现在也没时间深入接触,只能草草做出决定。

“诸位,随后我将会打开城门迎接朱佲军入城,不过我会和他讲清李,入城之后只能停留整顿,不可伤及无辜,同时我们也会在城中驻扎一些时日,如果朱佲方面有人生事,尽可来本部寻我,本公子定会出面处理。”

说完这些,李寻连觉得已经没什么纰漏了,随后便是吩咐禹州守军清理战场,他自己则是率领着本部人马前往城门开城“迎接”朱佲。

这个迎接自然不是善意的迎接,而是示威之举,他得让朱佲知道一下,我李寻连说到做到,再见到我,最好把你那荒唐的高高在上轻易展露出来。

来至城门时旭日刚好升起,一抹光辉于城外洒将进来。城外,马鸣震天,轰踏踏的行军声震慑人心,朱佲大军果然是准时赶到了。

伴随着吱呀声响,厚重的城门便缓缓开启了一条缝隙,通过缝隙看去,朱佲骑乘高头大马,金色的甲胄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不过,他的脸色却不太好看,特别是当他看到李寻连正笑望着自己的时候,那张英气勃发的脸庞,便彻底阴沉下来。

在李寻连的“热烈欢迎”中,朱佲大军开进城池,禹州城守军起初很是忧虑,但经过几天的适应之后,发现果真如李寻连所承诺的那样,朱佲军团之中,并无任何出格现象发生。

这一点,早在进城之初李寻连就已经和朱佲说清李了,后者自然也是点头同意,在这一点上朱佲和李寻连的态度还是一致的,他们的目标只在成王,绝不会牵连无辜军民。

当然了,大军十万是何其庞大的团体,免不了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不过朱佲御下颇严,仅有的几次兵卒闹事,也都被斩首示众,从那以后,便再无任何扰民事件发生。

乌飞兔走时光流逝,眨眼间已在禹州城驻扎了十天之久,李家护卫早已养好精神蓄势待发,朱佲大军也是整顿完毕,双方同时剑指庸临关。

实际上只是整顿也用不了这么长时间,毕竟一路过来并没有发生太过激烈的战事,但庸临关守将驰名南地,乃是一等一的猛将,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地将庸临关的情况刺探清李,而后再发兵。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朱佲和李寻连都很明白这个道理。

而经过这十天的刺探,双方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朱佲方面,已然将庸临关军备力量调查的一清二李。李寻连则是从庸临关太守着手,大致了解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双方的出发点不同,所采取的策略自然也就不同。像攻取禹州城这样的奇袭只能作用于特定情况,庸临关太守可不是廖默之辈能够比拟的,更何况有了这一次的事例,对方必然会闻讯做出应对,因此奇袭中的“奇”字,便也就发挥不出来了。


状态提示:第83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