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帝国星穹>六、争立国本

辰时。

文官们的的争执已经持续了接近一个时辰。

赵和也站了近一个时辰。

加入到这场争辩中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立场或许不同,但在对会赵和这一点上却相同:无论赵和是想纂位为帝,还是想如同曹猛那般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都须令赵和知道,朝堂之上自有朝堂的规矩,哪怕赵和兵强马壮,哪怕赵和才略雄伟,都得按照这个规矩来办。

若说他们反对赵和,倒也不尽然,但是,出于维护“官僚”这个群体的共同利益考虑,他们在未曾约定的情形下达成了默契,在这最重要的一天里,玩出这么一出来。

赵和早就看明白了这一点,但却一直没有阻止他们,甚至连话都没有说一句。

赵和的沉默最初让这些官员们心中舒爽,不过在接近一个时辰之后,他们当中有见识者也意识到,事不可过,过犹不及。

今日毕竟是这么重要的一个日子,若真从头到尾都纠缠于这些细枝末节,赵和会不会直接掀了摊子不做?

因此在这些大佬们的眼色之下,到辰时正之际,他们终于安静下来了。

赵和却仍然没有出声。

好一会儿之后,赵和才淡淡地道:“诸位争完了?”

不等有人回答,他又问道:“争出结果了么?”

众人面面相觑,这种争执,哪里能够出什么结果,要有结果,也该是当政之人做决断才会出现。

“那么我现在为朝会制定第一个规矩。”赵和不紧不慢地又道:“此后朝会,凡有言者,每一件事只许说上……说上三分之一刻,若超此时,请待退朝之后以文章论之。”

“大都护,这适不合礼制……”

“大都护欲堵塞言路钳制人口乎?”

他才说完,立刻有人出来反对,一个稍稍温和一些,以朝堂现成的礼制来劝阻,另一个则干脆攻击赵和此举是夏桀商纣,意图阻止正直之士。

他们一开口,赵和便闭上嘴巴一声不响,这些人咋唬得凶,但实际上却在察颜观色,待发觉赵和深沉似海,根本不能从其神情里判断出他的情绪之时,他们又闭上嘴。

“接着是为朝会立第二个规矩,凡有人说话之时,别人都不得开口,须待发言之人说完之后,再出班请言。”

这一点倒是没有任何人反对,毕竟此前朝会也有类似的规则。

“这两个规矩,我意已决,在此只是通报于汝等,而非征询汝等意见,故此,方才出言反对之人,若不同意,便可以走了。”赵和又道。

此前他说话都算柔和,但说到这里,却让满朝数百文武都觉懔然。

这不是征求你们的意见,而是通知你们必须执行,若不执行,就请滚蛋。

赵和的意思说简单一些便是如此,在三息之后,有两名小官默不作声便迈步离开,他们一边走时一边窥探赵和的神情,但赵和对他们视若不见。

“大都护,此二制……”待他们走到门口时,终于有人试探着开口,他们也乘机停住脚步,看看事情是否有转机。

“我说过,我意已决,今日定此二制,汝等勿复多言。若觉不趁心意,自可去职辞官。”赵和先是安静地等对方说完,在对方一番老生常谈之后,赵和平静地重复了一遍自己的意思。

这一下,又有十余名官员走了出去,赵和既未挽留,也无多言。

留下的官员还是绝大多数,天下这么大,人这么多,还怕没有想当官愿当官的么?

“今日朝议,由我召开,议程亦须由我制定。今日第一件事情,是大秦国本,诸位所言之事,须与国本有关。”赵和继续说道。

在场百官又开始相互使起了眼色,大多数人神情之中都带有隐忧。

因为赵和的应对已经很明显:你闹你的,我议我的,绝不随他们起舞。

而田珍此时精神大振,在他看来,赵和临时制定的两项制度,还有现在的国本之说,正为他开了方便之门。

因此他当即叫道:“臣田珍所言之事,正与国本相干!”

众人都明白,所谓国本,就是确定天子。

嬴吉这个天子显然是不能继续了,而此前司马亮与四校尉推出来的小皇帝亦不可能,那么谁来当这个天子就成了问题。是自大秦嬴氏宗室之中选出一人来过渡一番,还是由赵和直接上位,若挑出一人来,那选择谁比较合适……这背后会有许多交易与纠葛。

但这事情又是目前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莫看赵和已经控制了关中,但关东之地、两淮与江南,还有西南的川蜀、河北、辽东,无数地方的实力派拥兵自重,无数怀有野心之人等待天时,若不能立国本,就不能拥大义,而无大义,又如何压服这些人?

田珍喊完之后,换了口气继续道:“烈武帝时,有方士献铜鼎,鼎上有谶语曰,咸阳宫室,先营后造,十世之后,当有吉兆。所谓先营者,嬴也,所谓后造者,赵也,这谶语分明是说,咸阳宫室,先属于嬴,而后属于赵!谶语又云十世之后当有吉兆,自始皇帝而至今,所历天子,正合十世,岂非天意早定,大都护当为天下之主乎?”

田珍心知对自己而言这是关键之时,因此顾不得与向歆等人的约定,直接将他认为最重要的一项论据拿了出来。他们揣测,赵和肯定是有野心的,他们只要为其营造大势,接下来赵和便会顺势而为,登基称帝,他们自然就可以获得首倡之功,爵禄官职唾手可得。

状态提示:六、争立国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