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汉末烽烟>11卢植讲经
抢了,那还好,如果被焚于战乱,那就是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留存了。

所以董仲舒这个人向来是不被有识之士喜爱的,他为汉朝的稳定,二十多位皇权的传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对文化扼杀很严重,之前的诸子百家,剩余的已经不多了。像刘瞻、卢植、皇甫规等人是有继承部分兵家传承,荀爽家族继承了荀子后儒家法家传承,于吉张角等继承了道家传承,张衡马钧等继承了部分墨家传承等,不过整体的明目张胆的学习除儒家外诸子百家的,根本没有,即使是像刘瞻这种皇亲国戚,也需要先儒学,后拓展法、道、兵、阴阳家等学术。

刘瞻就不止一次和程允说过,有时候忠臣为江山社稷做了事情,不一定是对的。立场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董仲舒是一个治世能臣,被称为儒者宗,但是并不是能够得到括了一部分儒学家、经学家,尤其是史学家,董仲舒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秦汉之前的历史出现了极大的遗失,因为汉朝的儒学已经是有断层的儒学了,和战国时期的登峰造极比起来差了很多。

只能说幸好董仲舒有个好徒弟,史学家司马迁,不然真的是成为了历史的罪人,没有历史沉淀的王朝,再怎么强大,也就是像匈奴一样昙花一现。

台上卢植口绽莲花,滔滔不绝,台下众人听的废寝忘食,如痴如醉。

程允就是其中一个,因为他看完《左氏传》和《公羊传》之后,辩证地思考了两版春秋的异同,让他很是头疼的是,古人写书不喜欢陈述事实,喜欢加以主观评价,哇!两个版本有很多地方就不一样,甚至有些地方是相悖的。

现在他正在读《谷梁传》,再听过卢植所讲的《夹氏传》,想必就能够比较客观的了解当时的一部分历史,对他以后展现自己博闻强记的能力很有帮助,和别人辩论起来也不至于张嘴就被人以各种引经据典吊锤。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对卢植的讲解很认可的,尤其是自以为很懂的那批人。

“讲的狗屁不通,根本就与书上不符!”


状态提示:11卢植讲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