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如是观>第十一章

陆压抽空看了看这本《智慧功德救济一切众生经》,的确是本入门小册子,上面无非是说众生易起恶邪见,轮回迷没生死旷野,无善方便,不知生天、般涅槃路,所以要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积功德,方可开正直道,破诸众生恶业、邪见、恶愿、恶归、恶处、恶取,如是计着悉令解脱等等

说白了就是先告诉人性本恶,这俗世也是罪孽满积,所以大家要开智明慧,多积功德。

不过这本册子最后还是稍微提到如何开智明慧,那就是入静禅定,内视审己。以及积攒功德。

功德?这不是佛教的硬通货吗?好像道教也接受这种硬通货。记得自己在地球看的修仙两种东西是玄之又玄,一种是气运,一种是功德。据其一,非常叼,两者皆居,那就是吊炸天的节奏。不过相对无迹可寻的气运,功德多少还是可以把握住,其本质就是《一切众生经》里说的心存善念,做好人好事。当然了,实际操作不是这么简单的,不过大致方向是不会错的。

跟空山寺有缘,陆压不由开始脑补起那种情景。天天敲木鱼诵经,然后一日三餐青菜豆腐,还要想着美色乃红粉骷髅,淫乃万恶之首。青灯古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好吧,陆压觉得这已经比十万大山的野兽窝还要恐怖。不去当和尚,坚决不去当和尚。老子穿越到这个位面是来当和尚的?要是让万千网友们知道了,还不得诅咒死自己。不过这《智慧功德救济一切众生经》还是蛮有意思,可以当旅途、蹲厕常备口袋书。好吧,有高人说过,读佛经能静心明慧,研究一下对自己入定练三分归元气应该还是有益处吧。

吴国由州相河郡乌梁县城外。陆压携带的盐巴等必备物资要补充了,他打听了一下,附近百余里只有这乌梁县城,只好到这里来了。

陆压比较讨厌进县城,因为很麻烦。这还是封建社会,不管在哪国,出门都是要路引的,尤其是陆压这种携枪配剑,还藏有弓箭的“社会不安定分子”,更是严加盘查的对象。可陆压哪有什么路引?大夏朝的驾贴倒是有十几个,可那又不是“护照”,吴国可是不认的。所以陆压是能躲就躲,实在不行要补充就到镇上去,那里比县城、郡城要宽松多了。

陆压盘算着,今天进县城要给守门军士多少银子,按照惯例,一般一两左右就能打发,实在不行多给一二两也行。陆压的银子来得容易,所以花得也大手大脚。

走在去县城的大道上,发现路上往县城走的江湖人士很多,这是什么节奏?难道这里有什么武林聚会?陆压连忙向旁边的人打听。

旁人看到陆压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身形彪悍,有剑有枪,还牵着一头驽马,不是苦哈哈的“光杆江湖好汉”,说不定是有根底、出来历练的门派弟子,所以也不敢轻易得罪。便耐心地解释道:原来是吴国跟吕国要开片了。

南三国也不是完全和睦相处的,这几十年大的战事没有,但是小的摩擦冲突却不断。这种小冲突多半是以州郡为主开打,如郡兵到敌国那里去抢点粮食,再放火烧两个小哨楼;然后那边又反过来报复一下。

而在南三国好几个月,一心想投靠“某家朝廷”的陆压多少也打听出一些这里的军制。跟地球上华夏古代的府兵、军户一样,经过数百年的承平,这些国家的“正规军”除了部分边境郡州的士兵还能堪战之外,大部分的跟民兵都没啥区别。所以接到朝廷“小规模开片”指令的州郡多半要招募社会上的游侠壮勇,以掠夺的财物为“报酬”请他们去打仗,名为“义军”。而很多江湖人士也愿意接这种活,毕竟不是每一个“侠士”都有门派支持,就算有门派支持,那也是杯水车薪。而侠士也是要吃饭的,而且比一般人还要吃得多。

由州相河郡离吕国只隔着一个临原郡,所以被朝廷指令参与支援。

听完情况介绍,陆压心里有了底,顺手给了那人一块昨晚烤好的兔子腿。他一向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陆压心里开始盘算起来。这个世界也有类似地球华夏古代的科举,三国三朝都有。只是自己这文采,才读过几本书?就敢去考状元?而且这里跟明清差不多,不讲究诗赋,论的是经义和策问。

而这南三国又没有武举,考武状元的路子又不行了。要不到战场上试试,看能不能在沙场上捞到些机会。

到了乌梁县城南门外,只见有数十位江湖好汉聚集在那里,围着一个木台子,嚷嚷着问站在上面的一个军官模样的人。估计是在咨询这次应募“义军”的待遇和报酬吧。

陆压一边看着热闹,一边牵着马往城门里走,想先安顿好了再来看看,合适的话就报个名。突然一个声音响起:“好一个勇壮儿郎!”

陆压闻声一看,原来是一位骑着高头大马、满脸络腮胡子的将军对着自己说话。

说我?陆压虽然才十四岁左右,可发育地极好。身高五尺一寸(一米七左右),重一百二十斤,身形匀称扎实,肤色呈古铜色,站在那里就如同一棵劲松,加上坚毅的五官,难怪这位将军会大声喝彩。

“现在正是朝廷用人之时,你何不报效应募?”那将军又说道。

“回将军,在下不是吴国人。”你说报效就报效啊,就是看你不爽,陆压淡淡地答道,他这辈子最恨的就是强买强卖。

这个世界虽然跟华夏古代很像,但是对于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