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上帝指使>第三百一十章 学习2
喜欢自己学的东西,根本从来就没有哪怕深入思考一点点关于他们所学的知识。

他们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

人真的不能活得跟个计算机一样,只是一个知识的接收器。

要想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就必须要在学习的同时,勤于思考,勤于总结。

当然,我也知道,很多大学生,上大学前,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导致进了大学,对自己的专业课,完全没有兴趣,一上课就昏昏欲睡,完全学不进去。(说实话,大学里面的老师的授课,学生所用的教材,大多都太差,不能全怪学生。)

那该怎么办呢?

找到你的兴趣点,然后致力于去学习就行了。

真的,不要怕,不要以为你不是那个专业的,你就比不过人家。

没这回事!

天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没有什么人生计划的,都是没有理想的,都是没有学习的兴趣的。

你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好好用心学几年,毕业的时候,秒杀那些专业的学生,完全不是问题!

最后,为了让一些人醒一醒,言辞比较激烈,不好意思。

大学的根本意义,并非单纯的上课学习或是日常学习,也非人际关系,因为人际关系本身就是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大学的真正意义,是培养一个社会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是完善一个人。

因此,在这条指明灯的引领下,大学的学习可参考以下建议:

1、注重通识教育——广泛涉猎,不可囿于专业。

我们为什么要广泛地阅读,甚至是一些与专业无关的书籍呢?

大学的意义,是为了解决问题,通识教育能给我们带来的最丰厚的回报是:异质化的经验。这种刻意寻找陌生领域学习的方式避免了专业化学习的同质化,可以给予我们解决问题时多样的思维角度和参考素材。

一旦我们不能在一个领域刷新认知,或是获取令人惊艳的观点成本越来越高时,也许就是我们转移战场最好的时机。

总有一天,我们会走出校园,我们会把所有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忘光。通识教育也不例外,但学习的意义不在于记住和没记住,恰在于知道和不知道——有些人根本不会发现自己在哪里出了问题,但其实你只要稍加了解就能在一些领域把握基本的方向。

搜索引擎只能帮助我们搜索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连哪里存在问题都不知道,又从何谈起解决问题呢?通识教育的意义恰在于帮我们“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在信息时代只会变得越来越便捷。

2、研究课外的问题——那些我们不会再问的问题。

我相信,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

我只能说,我们每个天朝学生都被坑爹的小中学教育坑了……

为什么要重新对基本的问题发问?

因为越是低年级的教师,素质普遍越低,尤其是幼师、小学老师。且不说给广大小学生带来的心理阴影,更要命的是还给一些非常有潜力的问题只提供了异常平庸的回答,甚至是一带而过并视之为理所当然。

例如,小学老师不会完美地教你:如何阅读?如何记笔记?如何自己去系统地学习一门课?如何去寻找高质量的资源,如书籍、有用消息?

他们只会骂你:“你们这一届太差了,自学的人没几个……”却不会教你如何高效自学,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具体操作。

在我们最疑惑的时候,却没有给出漂亮的答案,还怪我们没有创造力。

要想重回天真,简直太难。因为我们已经被粗暴地告知所有已经能告诉我们的庸俗的答案。

但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变得对问题更加敏锐,而不是幼稚;不是忘记所被告知的东西,而是在已有答案的基础上对比发现更好的答案,博采众长。

千万不要看到一个已经知道的问题,就不去吸收更多的东西,因为我们已有的概念很多都是平庸的老师灌输的,它们并不出彩。要多看书,因为书本能帮助我们发现一些我们根本无法觉察到的问题,这些可都是伟人的视角啊。

3、追求自身的完善——持久的优化、有理化。

许多研究都表明,那些在社会上更有成就的人士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他们更倾向于相信持久的努力带来的改变,更乐于进行不断的长期短额的自我投资,他们对未来有着更良好的预期,因此更少放弃和感到不安全。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可少。

越是长期的投资,它的回报就越晦涩,越需要你认真、科学地挖掘和对待。人生不会因为一句话而改变,那样的事情只存在于鸡汤中,不要对一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失望——量变引起质变,在真正爆炸来临前,一切都显得那么的风平浪静,甚至有些索然无味。

那么什么是持续的优化,优化什么?

例如,如何高效摄取信息?这个问题够你一辈子研究了,因为它没有上限。人生的很多练习都没有上限,因为看完一本书是容易的,真正的差别在于你记住多少,对你的改变有多少,消化能力怎么样。很多人看完就忘了,留下莫须有的自我感觉良好,这是一种认知错觉——感觉好像摄取了很多信息。

寻找这些很有潜力的、没有上限的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章 学习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