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帝国争霸>第133章 内在关系

丁镇南带着几名主要参谋赶到的时候,那架军方的要员专机已经做好起飞准备,施授良等人也已登机。

在丁镇南他们上去之后,专机立即关闭了舱门,滑上了跑道。

就在开始,施授良批准丁镇南的请求,由鲁燎原少将兼任波沙湾联军临代司令,丁镇南赴南方次大陆,担任该方向的联军总指挥。

正式任命,要在首辅批准后才能下达。

不出所料,丁镇南将坐上“南方联军集团军总司令”的位置。

这个所谓的“总司令”主要负责与巴铁的联合作战行动。

和平时期,“南方联军集团军”只是一个架子机构,而且只有参谋长,通常由一名巴铁陆军少将担任。只有在战争时期,南方联军集团军才会正式成立,而且由帝国陆军的将领担任总司令。

在第三次军事改革之后,南方联军集团军扩大到整个南方次大陆,负责该方向上的作战行动。

言外之意,面向南方次大陆作战的海军与空军,都听从集团军司令部指挥,至少得积极配合。

可见,这个“司令官”可不简单。

施授良这么做,并不是越俎代庖,是当机立断!

原因也很简单:迪迦拉没死。

当地时间4日上午,迪迦拉在国民议会发表了战争演讲,而且从气色来看,他根本没有受伤!

他在此正式向巴铁宣战。

理由就是:针对他的刺杀行动由巴铁情报机构策划。

毫无疑问,刺杀国家领导人,绝对是战争行为。

虽然国民议会还在进行辩论,最快要在当地时间的下午,才会对迪迦拉提出的战争法案进行投票表决,关键是要不要同时向梁夏帝国宣战,但是按军情局提供的情报,除非能证明迪迦拉遇刺跟巴铁无关,那么在接下来的投票表决当中,国民议会百分之百会通过他提出的战争法案。

因为巴铁是帝国的盟国,所以等巴铁向梵罗国宣战,帝国将根据同盟条约,在同一时间向梵罗国宣战。

按照法理,帝国与梵罗国的关系,将直接进入战争状态,根本不需要宣战。

这明摆着就是一个阴谋!

在收到消息时,丁镇南立即想到,迪迦拉遇刺其实是苦肉计,还是他本人自编、自导与自演。

不然,绝对不可能在那么猛烈的爆炸当中毫发无损。

要说的话,当时在车里的恐怕是他的替身。

为了证明这个判断,丁镇南还询问了情报官员。

在此之前,因为要指挥波沙湾这边的战斗,所以丁镇南不太关心梵罗国那边的事情,至少没有主动询问过。

军情局提供的情报,证明了他的担忧。

在迪迦拉“遇刺”之后,首都卫戍部队迅速控制了场面,随后以抓捕刺客为由,控制了几乎所有反对派政治家。在短短几天之内,忠于迪迦拉的少壮派军官不但掌控大局,还清洗了大部分跟迪迦拉唱反调的高级将领。那些没有被清洗掉的,也识趣的交出了军权,退出核心权力圈。

显然,如果迪迦拉已经死了,遭到清洗的就会是忠于他的少壮派军官。

正是如此,丁镇南才立即给施授良打电话,在说明了情况后,提出马上去巴铁,负责那边的作战行动。

施授良没耽搁,立即安排了专机。

让丁镇南没有想到的是,施授良要跟他一起离开沙乌地。

不过,施授良不去巴铁,而是回帝都,去面见首辅。

在飞机起飞后,丁镇南大致分析了当前的局势。

结论显而易见,梵罗国不宣而战,而且一口气投入了几乎全部的兵力,就是要逼迫梁夏帝国出兵。

简单的说,开辟第三条战线。

虽然巴铁军队表现神勇,在开战之后不但没有落败,反到夺得主动权,让梵罗空军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但是看整体战略,巴铁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反败为胜,甚至无法顶住梵罗军队的轮番攻击。

那可是长达1000多千米的战线!

就算在这条战线上,总共才3处主要战场,围绕伊堡的北部战场,以萨特莱杰河东岸为主的中部战场,与兵锋直指卡拉奇的南部战场,可是如此宽大的正面,足以让巴铁军队首尾难顾。

在专机起飞后不久,参谋送来了最新战报。

梵罗军队已经在信德省东部取得突破,击溃了科克洛巴尔的守军,正沿着铁路线向西边推进。

预计,将在夜间与第24机步师外围部队遭遇。

这可不是好事。

为了降低国防开支,集中有限的财力搞工业化,在正式加入东方集团之后,巴铁就把南部地区的防御交给盟友,也就是梁夏帝国。在过去的20多年里,第24机步师的头号任务就是守住卡拉奇。

巴铁就只有这一座大型深水良港!

当然,帝国也需要这座港口。

正是如此,巴铁陆军才能把常备兵力削减到60万,而且把主力装甲部队全都部署在中部与北部地区。

这么安排,还跟巴铁的地理环境有关。

受到塔尔沙漠隔绝,以卡拉奇为核心的南部地区跟中部地区的关联不是很紧密。

因为只有一条铁路,公路的通行能力也很一般,所以装甲部队在两个地区之间难以来回机动。

总而言之,守卫卡拉奇的主力是第24机步师。

现在的问题是,梵罗陆军很有可能把重点放在南面。

不止是为了打下卡拉奇,也是要打垮第24机步师,或者说通过对付第24机步师向


状态提示:第133章 内在关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