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帝国争霸>第115章 统帅之才
定会效仿,或者说被迫效仿“蚕食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以全球大战为代表的对抗方式。

这样一来,超级霸权都会走上蚕食周边小国的道路,而在上次大战之后建立起来的,以结盟为基础的全球秩序就将土崩瓦解。

关键还有,只是蚕食周边的小国,就足够超级霸权忙活几十年了。

其实,这也是战略转型。

简单的说,就是由之前的决战性质的全球大战,转变为持续数十年的,以战略扩张为根本目的的局部战争。

进入扩张时期,所有的扩张战争都有明确目的,或者说都以增强本国的实力为目的。

要说的话,这也是周涌涛坚决主张首先拿梵罗国开刀的原因,而且第一步就是要肢解梵罗国。

一个统一的梵罗国,谁都吞不下。

就算梁夏帝国,一次吞下有7亿多人的梵罗国,也肯定消化不良,到最后甚至有可能被活活撑死。

显然,蚕食才是理想的选择。

也就是为了蚕食梵罗国,才得首先肢解梵罗国。

换个角度,这也是梁夏帝国一直积极扶持巴铁,而且在周涌涛上台执政后,开始大力援助巴铁的关键原因。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谁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要在几十年后,才能收获蚕食战略结出的硕果。

别说年逾70的周涌涛,包括林世平在内,所有年纪在50岁以上的帝国领导人,恐怕都看不到帝国成为全球唯一霸主的那天。

这意味着,得重点培养年轻一代。

显然,这也是以丁镇南为代表的少壮派军官能够得到重用的关键所在。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别看丁镇南才30岁出头,以他的能力,也许在今后30年之内都没人能与之争锋。

当然,丁镇南欠缺的其实是表现自身才华,并且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

可是,一个丁镇南肯定不够。

与丁镇南齐名的那两个?

显然,那不过是外界的说法。

要论个人能力,李天凌根本就不是统帅型人才,更像冲锋陷阵的干将,即更适合在前线统帅军队作战。

当然,如果能假以时日,也许李天凌会有质的变化。

在他爷爷,也就是李云翔的身上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可问题是,就算李天凌在今后成长起来了,其能力也仅限于航空作战,最多也就成为空军的统帅。

白华伟稍微好一点,不过依然没有达到统帅的高度。

不是说白华伟的能力不够强,而是差在眼光上。

很多人拿白华伟跟白止战比,并且认为白华伟是白止战的继承者,是当今最有可能达到白止战高度的海军军官。

对此,周涌涛一直不敢苟同。

要说的话,周涌涛是最接近白止战的存在,取得的成就仅次于白止战。

显然,周涌涛最了解白止战。

在他的认识中,白止战最厉害的地方,其实并不是指挥舰队作战。

虽然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当中,白止战统帅帝国舰队打赢了数场海上大决战,但是在几乎所有的舰队决战中,战术指挥官都不是白止战,而是跟他搭档的参谋,在前期是李铭博,后来就是周涌涛。

在更多的时候,白止战只是跟随舰队出征。

要说个人能力,白止战最突出的,其实是远超其他人的战略眼光,以及对战局发展的准确判断与把握。

别说是在当时,即便到现在,也没有哪个海军将领达到白止战的高度。

周涌涛自己都承认远远比不上白止战。

显然,白华伟没有白止战那样的战略眼光。

要说的话,反到是丁镇南更像白止战。

除了提出军事思想,最能够说明丁镇南的能力,特别是战略眼光的一件事,跟东望洋上的霍瓦依群岛有关。

当时,在兵棋推演当中,几乎所有参谋都认为,得用空间换时间。

简单的说,就是在开战不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放弃霍瓦依群岛,主动撤退到北马群岛一线,通过遥远的距离来削弱敌人的进攻势头,并且争取到更多时间,在离本土更近的地方稳住防线。

只是,丁镇南坚决反对。

按照丁镇那的意思,不管要付出多大代价,都得守住霍瓦依群岛。

理由就是:纽兰共和国很有可能会在攻占了霍瓦依群岛之后,通过停止进攻,来主动寻求跟梁夏帝国和解。

在全球大战的背景之下,梁夏帝国没有更多的选择。

哪怕是薛远征复生,也不可能冒着输掉整场大战的风险,去争夺离帝国本土上万千米的群岛。

做为世界岛上面的国家,梁夏帝国首先得考虑本土安全,然后才轮到对外扩张。

再说,退缩并不能换来安全。

在收缩防线的同时,必然会导致本土遭受更严峻的威胁,并且丧失战略主动权。

上次大战当中,帝国就因此吃了大亏!

开战初期,如果没有受到狭夷皇国的牵制,帝国海军至少能够提前1年夺取东望洋的制海权。不管是逼迫纽兰联邦提前参战,还是让骆沙联邦知难而退,帝国都有可能取得全球大战的全面胜利。

就是因为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帝国不得不提前把重点转向梵炎洋与波沙湾,由此错失彻底击败纽兰联邦的机会。

按战后解密的资料,帝国将在彻底打败纽兰联邦后,将其分割成数个国家。

要是如此,梁夏帝国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一个称霸全球的千年敌帝国。

此后


状态提示:第115章 统帅之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