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帝国争霸>第39章 内忧外困

迢曼帝国,首都白林城,宰相府。

等到凌晨,莱因哈特才等来最新消息,或者说是最后的消息。

在最后一批8架g-21到达后,在这个晚上,已经有188架伊拉克空军的作战飞机逃往波伊国。

此外,还有大约60架直升机飞往波伊国。

这些就是伊拉克残存的空中力量。

在此之后,伊拉克境内已经没有可以升空作战的飞机了!

关键就是,这才短短的天而已!

虽然早就料到伊拉克会战败,也绝对没人相信,一个只有2000多万人的国家能够抵抗全球头号霸主,但是包括莱因哈特在内的,迢曼当局上下所有的军政要员,没有一个人想到失败来的如此之快。

不是伊拉克的实力被夸大了,而是梁夏帝国的实力被低估了!

在几个月之前,迢曼总参谋部就做过兵棋推演,而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由迢曼军队发动打击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至少需要用20天才能夺取制空权,然后需要用2到个月的时间打垮伊拉克的防空力量。即便在获得足够支援的情况下,也要用大约个月才能打败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

也就是说,至少需要半年才能打败伊拉克。

这里,还没考虑前期部署的时间。

正是如此,迢曼当局才认定,哪怕梁夏帝国的军事实力更加强大,在算上了前期的部署之后,也需要4个月到半年才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而且在空中打击阶段的用时不会低于个月。

当然,夺取制空权,怎么说都需要7到10天。

这个推断,也得到了情报机构的支持,联合部队拟定的作战计划,前期夺取制空权的用时就是7到10天。

谁能想到,实际只用了天。

要说的话,这就是兵败如山倒的真实写照!

下午,在伊拉克空军发起撤离行动前,驻巴格达的军事顾问发来消息,侯赛因的立场出现了微妙变化,哪怕没有放弃的地步,也不再对胜利抱希望,因此不排除局势陡然转变的可能性。

按照顾问团的推测,侯赛因有可能为保住政权而向梁夏帝国妥协。

侯赛因出兵入侵科威特不就是为了保住政权吗?

即便不考虑迢曼帝国的因素,只是持续了8年,却没有取得胜利的两伊战争累积下来的矛盾,都能逼迫侯赛因铤而走险。如果其他方法能消除愈来愈严重的国内危机,侯赛因也不会去招惹梁夏帝国。

只要梁夏帝国答应不攻打巴格达,他就会从科威特撤军,或者是放弃入侵科威特的地面部队。

果真如此,那么伊拉克倒向梁夏帝国,或者是侯赛因政权垮台就只是时间上的事了。

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或者说能失去伊拉克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这不止关系到莱因哈特等一大批人的政治前程,还关系迢曼帝国,乃至整个西陆集团的命运。

迢曼帝国是在不计回报的支持伊拉克?

显然不是!

支持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侯赛因的第一个目的,也就是波沙湾的石油。

要说的话,迢曼帝国面临的问题,全都可以归结于石油。

这也是迢曼帝国最大的短板。

在上次大战结束的时候,由迢曼帝国直接控制的产油区,就只有罗马尼亚油田,而这座油田的产量并不大。

当时,全球最大的个产油区当中的两个,波沙湾与跋窟在梁夏帝国控制之下,另外一个是纽兰本土。

这也是在战后的那几年,迢曼帝国高度依赖梁夏帝国的关键所在。

此后,北海油田被发现,准确说是储量被探明,再加上北玄地区的油田逐渐被发现,迢曼帝国才逐步摆脱对梁夏帝国的依赖,在政治与外交上走上独立,也才有了后来成立的西陆集团。

也由此走上了跟梁夏帝国争霸的道路。

其实,也就是为了控制北海油田,迢曼帝国才不断剥削布兰王国,一步一步的把布兰王国推出了西陆集团。为了对抗来自迢曼帝国的巨大压力,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布兰王国还一度加强跟梁夏帝国的往来,比如出租战略意义重大的斯卡帕湾,后来更是义无反顾的投入纽兰共和国的怀抱。

北玄地区,那就更加如此了!

为了把北玄油田控制在自己手里,迢曼当局先是亲手导演了阿尔及尔战争,也就是通过洛克国鼓动当地的土著居民发起独立运动,然后以维持集团稳定为由,让在战后称霸北玄地区的罗利王国接受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既成事实,最后则通过收购,一举控制北玄地区的主要油田。

结果就是,罗利王国一直是耿耿于怀,由此成为西陆集团中的头号不安定因素。

此外,还因为不肯归还直落要塞,跟斯班王国貌似神离。

即便是在罗马尼亚,也因为迢曼企业为了赚取超额利润,导致当地居民对迢曼帝国严重不满。

骆沙民主共和国的很多问题也跟石油,或者说能源有关。

为了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从骆沙民主共和国购买石油与天然气,迢曼帝国凭借战胜国,或者说占领国的身份,控制与摆布骆沙民主共和国的经济,控制其工业种类,导致了其畸形的产业结构。

拥有8000万人口的骆沙民主共和国,拥有西陆集团最庞大的重工业,却几乎没有直接决定民众生活水平的轻工业,也严重欠缺电子等高科技产业,使得在很多方面都要严重依赖西陆集团。

骆沙民主共和国


状态提示:第39章 内忧外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