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贾惜春生的,不是为佛珠手串生的,若没有贾惜春,那佛珠手串便也只是一个摆设。

他这个皇帝没有必要有这样的佛珠手串,在他这一朝,出现一个贾惜春这样的佛女,便也算是上天对他的恩赐。他这个皇帝也注定万古流芳,他只需要继续做好一个皇帝便是。

“阿弥陀佛。”明空大师拨动手里的佛珠手串,每一个佛门中人,都有自己的佛珠手串,若是时间长久一些,佛珠手串自然也有些不同,沾着些许功德,也有益于普通人。

说到底,他们的佛珠手串会有不同,那也主要是靠他们个人,而不是佛珠本身的材料。制作佛珠的材料确实也有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个人。

皇帝去了一趟宁国府,雪就停了,那些有眼睛有脑子的人,自然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一回的雪停了,只怕跟贾惜春有莫大的关系,更别说皇帝后面还赏赐了贾惜春不少东西,还让贾蓉去巡防营。

京城的巡防营可没有那么好进,贵族子弟去巡防营也是当做一个跳板。名额就那么几个,贾蓉这种看似是国公府的人,实际上,宁国府有的也只是一个空壳子,贾敬又不是国公,皇帝恩德,才没有宁国府摘了牌匾,换了名称。

当贾蓉得知皇帝让他进巡防营后,他就懵了。他本身没有习武,生,皇帝怎么就让他去巡防营,而不是其他地方呢。

“这是皇上的恩德。”张老夫人特意叫了贾蓉过来,见孙子蔫蔫的,她便不大高兴,“今日,你姑姑还在府里,还能帮你一二。日后,你姑姑搬出府,可就没有这么容易出人头地了。”

“祖母。”贾蓉不大想去巡防营,可因为这是皇帝的旨意,他也没有办法。

皇帝来宁国府的时候,他没在府里,等他急忙赶过来的时候,皇帝已经走了。他跟他的老子贾珍一样没有见到皇帝,得知皇帝知道他的存在,他又欢喜又忧愁,能有去处是好,可他就怕去了巡防营要受苦。

“贾家本就以武起家。”张老夫人道,“正好你在读书方面也没有什么天分,去了巡防营也好,也能光耀门楣。至于过去的那些事情,皇上不再计较,你日后若娶了那一位的女儿,还是小心些。”

因为皇帝已经说了那样的话,张老夫人也就把秦可卿的身份告诉了贾蓉,省得这些人畏手畏脚。皇帝都说不计较了,也没说让他们取消婚约,他们自然要照常娶了秦可卿,却也不能因为娶了秦可卿入府就做蠢事。

“孙子本在国子监……”

“别说这些了。”张老夫人打断贾蓉的话,“荫监而已。”

若不是宁国府的关系,贾蓉又怎么可能获得国子监荫生的资格。张老夫人认为贾蓉本身就没学好,不如去巡防营,皇上都已经开口了,这事情也没有转圜的余地。

最终,贾蓉只能去了巡防营,等他去了巡防营,便发现处处艰难,明明是皇帝让他去的,可那些人并没有因为是皇帝让他去的就对他好,反而各种磨练他。要是他表现不好,就得挨打。

当张老夫人看到贾蓉受伤回来时,她不是不心疼,但只要能让孙子学好,疼就疼吧。

而贾惜春睡了两天两夜之后,醒了,她是被饿醒的,她表示下一次一定不能随便用法力,万一睡太久,不小心饿死这个身体怎么办。

贾老夫人得知后,也想着贾惜春是要出家的,也想着贾宝玉刚刚会说话那一会儿,也没有说出不一样的话。这个贾惜春闹出的动静倒是大,也不怕被人盯上,小孩子童言无忌,大人却没有看顾着一点。

外面的流言很快就传到张老夫人的耳朵里,张老夫人自然极为不开心,没人想要自己的女儿出家的。

张老夫人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出家,即便女儿戴着佛珠降生,说的第一句话也是阿弥陀佛,可她还是希望女儿日后能嫁人,再生儿育女,而不是成为一个得道之人。

“你说你,说什么阿弥陀佛。”张老夫人心酸,看着在床榻上玩耍的贾惜春,她就怕日后那些人真的逼贾惜春出家。

“阿弥陀佛。”贾惜春歪着头,软软糯糯地说一句。

“娘的乖女儿,你日后可千万别出家啊。”张老夫人坐在床榻边上,看着贾惜春那么可爱地阿弥陀佛,她就把人搂在怀里,说什么阿弥陀佛,就不能说其他话吗?“出家了,就没有头发了哦。”

“不,不出家。”贾惜春摸摸自己的头发,她在前世的时候也是留着长头发的。她是佛修,但不代表她就要出家,佛修也有俗家弟子好么。

做佛修,让人看的是实力,而不是光头。她才不出家,坚决不出家。贾惜春还想穿得清新脱俗一点,能忽悠人就行了,天道又不管他们有没有出家。在很久很久之前,还没有佛修这个说法呢。

张老夫人看着贾惜春的小手抓着她那不长的头发,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么宝贝你的头发啊。”张老夫人可是瞧见了,女儿时常抓头发,每天都还要人打理她的头发后,才肯安心玩。这么爱头发的女儿,应该不可能出家吧。

“宝贝。”贾惜春点点头,没有头发,怎么做小佛女,小仙女。

“今天吃蛋羹吗?”张老夫人亲自奶的贾惜春,没有刻意吃素,荤腥照吃,贾惜春也没有不喝她的奶。等贾惜春能吃其他辅食了,张老夫人也没想要着让女儿吃素,要是从小就让女儿吃素,那些人不还得认定了她女儿以后就得出家。


状态提示:164.和离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