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乱明>第七十九章 誓师出征
武职,但对掌控这支队伍可没有拒绝的道理。

看着身着盔甲,手持大刀的林纯鸿,他感到一丝后悔,这支队伍只要还在荆州,他就有各种理由插手,但是,现在却调到河南,他除了得到统筹训练的虚名外,还能得到什么?

祭祀过鄂王,高斗枢不痛不痒的讲了几句话,将将旗授予林纯鸿,上书一个大大的林字。

林纯鸿接过将旗,拼命的挥舞着,弓兵中爆发出雷鸣般的吼声:“威武……”

林纯鸿将将旗交予掌棋手,拿起大刀,翻身上马,挥了挥刀,弓兵们放开喉咙唱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咚咚咚的鼓声响起,让旁观人群的心脏也随之跳动,每个人都如酒醉似的喝彩。

一曲终了,林纯鸿单手持刀,斜指着正北,吼道:“出发……”

长长的牛角号高高仰起,号手们鼓起腮帮吹着号角,其声音让每个人的脸chao红。

林纯鸿一马当先,往北方而去,紧随其后的是骠骑营,然后是虎啸营、神卫营、天武营,最后是车营。

遥望北方,天空yin云密布、地上沙尘弥漫……

林纯鸿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行进方式:陆地行军!

行军是衡量一只队伍战斗力的最基本指标,林纯鸿就想通过长达一千五百里的行军锻炼弓兵最基本的能力。

看似简单的行军面临的问题多多,涉及到侦察、联络、后勤、扎营……诸多方面,更何况,林纯鸿每日下达的行军状态也不同,有时是属地行军、有时是敌境行军、有时是急行军……每种行军方式都有不同的行进安排。

就这样,林纯鸿以每日最多五十里的速度,沿着荆襄官道缓缓前进。

与林纯鸿北上的方向相反,邓玘的川兵和马凤仪的白杆兵正逶迤南下,一日日的靠近怀庆府。马凤仪的白杆兵明显快过邓玘,不出几日,就将川兵远远的抛在了身后。

粮草不济、兵甲破烂、思乡不归,这一切导致邓玘的川兵士气低落,主帅的纵容更是加剧了兵丁的情绪,兵丁无不懈怠。

邓玘早年平苗族李阿二、与侯良柱共斩安邦彦、率六千子弟兵赴京师勤王、平登莱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这次贼入河南,不让他率兵剿匪,却命副总兵左良玉为主,命他协助左良玉,这也难怪他怏怏不乐。

“朝中有人好做官啊……”邓玘叹道,对侯恂照顾左良玉,他一清二楚,更何况,侯恂背靠东林党,其政治势力岂是他一武将可比?

“可世上偏偏还有这样的傻子,升点官,就屁颠屁颠的跑得飞快……”邓玘寻思道,对马凤仪快速南下,他嘴里不说,心里暗自鄙夷不已。

以石柱土司供应万余大军,其难度可想而知,邓玘怎么也想不明白秦良玉如何办到,要说邓玘与秦良玉并肩作战多次,对白杆兵的战斗力佩服不已。虽然朝廷偶尔也调拨粮草给白杆兵,但这仅仅是杯水车薪,济得什事?

也难怪,秦良玉命营中的女兵纺纱织布,军需困难啊!

“报……”

一骑飞奔而来,将邓玘从胡思乱想中拉出来。

邓玘喝道:“说,何事?”

“杨明楷参将一部与太平庄百姓发生冲突,互有死伤!”

邓玘的眉头微微皱起,对冲突的原因,他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军中存粮已然不多,每日不能放开吃饱肚皮的士兵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弄粮食。

刚开始,也就是偶尔的偷鸡摸狗,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只好自认倒霉,咽下这口气。老百姓的忍耐及主帅的放任,直接导致这帮兵丁胆子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发展到公然抢*劫。

邓玘拼命忍耐住前往处理的冲动,决定放任不管。

军粮不足,能怎么办?手里拿着国之利器,难道真的还让手下兵丁饿死?再说,没准这样还能引起庙堂那些大佬们的关注,调拨一批军粮过来。邓玘很清楚,朝廷不会把他怎么地,军粮不足已然落了口实,更重要的是,遍地的烽火还需要他们这批将士去扑灭。

“罪不容赦、其情可悯!容他戴罪立功……”邓玘的眼睛眯起,微微露出一丝笑容,他几乎已经想到什么。

邓玘忽地站起,厉声喝道:“传令杨明楷,不可多伤性命!”

邓玘认为自己的命令已经够仁慈了,好歹没有烧杀。

随着命令的传达,整个川兵放开了手脚勒索钱粮,官兵过处,一片鸡飞狗跳。川兵的士气陡然提高,每日用老道的眼光审视着周围的村庄。

对于乡绅的申述,邓玘一概不理,后来甚至见都懒得见一面。邓玘是武将,但不代表他就没有政治头脑,他知道,无数的眼睛正盯着他的川兵,寻着缝隙准备钻入。

就让周阁老去头痛吧,兄弟我既然帮了你一把,好歹这点火该给我灭灭。不灭也没事,周阁老你就等着滚蛋吧。

邓玘认为自己笑得非常甜,但是,下属一见,无不起鸡皮疙瘩。

在这个诡异的笑容下,无数的百姓正在痛苦的呻吟,但谁又会管这些事情呢?


状态提示:第七十九章 誓师出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