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执宰大宋>第307章 单州平(大章,懒得分)
。”

“我们天下集团这些年,尽力扩张,并非是为了一些钱财,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了解民生,这也是民生银行的由来。”

“报表显示,天下困顿不堪,百姓潦倒,这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世家大族,乡绅族老。”

“而这些人,竟然被誉为大宋柱石,不可轻动。”

“为什么不能动?因为上上下下布满了他们的人手。”

“范相公变法失败,不是败在了方针策略上,而是败在了这些人手上,因为范相公动了他们的利益。”

“所以要想变法,首当其冲的,便是把这世家大族,乡绅族老,统统清理一遍,废除了他们的根基,这样才能顺利推行变法。”

“而他们的根基,不外乎两样,一是他们能读书识字,二是他们有田有人。”

“能读书识字,自然人才辈出,有田有人,自然无人敢于反抗。”

“只要做好了这两点,无论那些人如何厉害,在变法面前,都不足为虑。”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世家大族,乡绅族老都是坏的,所以我们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在别的方面,进行发展,若是他们一定要顽抗到底的话,到时候另当别论。”

俞庆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曾公亮的眼神越来越亮,身为大宋举足轻重的官员之一,又是实心用事的官员,自然知道,这大宋的弊病所在,只是他看的,远没有俞庆透彻。

至于俞庆,他能看透彻,实在是因为未央的不吝栽培,他才有如今的见识。

“俞先生见识不凡,若是能入朝为官,他日入阁拜相,也未可知啊!”

曾公亮这句话绝对不是恭维,俞庆的本事,最低与他不相上下,而且沙发果断,比他更加狠绝,这正是当大官的必备素质之一。

俞庆笑道:“曾大人过誉了,且不说满朝诸公,都是干才,就说未央未大人,不过十七岁,就能匡世济民,若是将来有人能出将入相,非未大人莫属。”

曾公亮玩味的笑道:“俞先生所言极是,未央固然是少年才俊,当世不作二人想,但是先生之才,也极为不凡。

而且如今大宋风雨飘摇,正是吾辈大展宏图之时,先生就不想在这大世之中,占有一席之地?他日扬名后世,也不枉来世上一遭。”

俞庆正色道:“曾大人,有些人长袖善舞,如同庞相公,有些人刚正不阿,如同范相公、曾大人,都是如此,还有些人,却不适合做这些事情,只适合在暗地里,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比如我。”

曾公亮双目精光连闪,赞道:“当年未央收你,老夫多多少少是有意见的,如今看来,还是唯一有先见之明,收了一块璞玉,他日若是变法有成,俞先生功莫大焉。”

俞庆谦逊道:“大人过奖了,未大人手下,人才济济,仆不过一家臣罢了,在未大人手下,比仆更厉害的人,多的是,就算是两位主妇,也比仆高明了不知多少。”

“是啊!”曾公亮想起了未央的两个极厉害的夫人,不由笑道:“好像这天下的好事情,都让这小子占了,实在是不公平,不公平的很呐!”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过了许久,两人缓步下山。

“俞先生,你看此事到底该如何处理?”

“证据确凿,抓人办案。”

“若是庞相公求情呢?”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如此以来,只怕有失士人脸面,惹恼了士林,可不是好事,图生事端。”

“嘿嘿!曾大人,咱们变法,本就是与士林作对,惹恼他们,那是早晚的事情,这种事情,当然是宜早不宜迟,早早的让狐狸从窝里出来,也能早早的把狐狸杀掉,或许还能留一张好皮子,做一件披风之类的,还能物尽其用。”

“俞先生真乃高士也!”

“庆历变法在前,尚未成功!如今变法,尚在萌芽之中!自然不敢有所懈怠。”

“那好!抓人!”

。。。。。。

庞籍写了不知多少书信,有给至交好友的,有给当朝官员的,也有给以前的对头的。

这些书信,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求救,或者说给他们剖析利害,让他们明白,这次朝廷是来真的了,不会因为你是世家大族,就心慈手软。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若是庞籍玩完了,你们还有多少好日子?

要知道庞籍是首相,虽然刚刚退下来了,但是依旧有不弱的影响力,他的书信送了出去,不知道多少人暗中准备。

庞籍满心的期待有人去御前求情,那样的话,也能落一个好点的下场,他自己清楚,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是万万不可能善了的,庞家必然会被抄家。

因为他只是粗略看了一遍家中的产业,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家竟然有如此多的产业,光是各种田产,就多达上百万亩,这其中竟然还有苏杭之地的桑田。

至于其他的产业,更是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量。

所以庞籍知道,这次是在劫难逃,因为变法,自己就是这个变法的祭旗之人。

他自己肯定不会出事情,未央让曹佾与他相会,也是存了不想过于得罪士林的心思,毕竟士人在天下,还有庞大的势力,全都得罪了,对谁都不好。

但是他的儿孙,却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就算能保住命,也很难再有什么前途可言了。

不过老庞籍如今精神抖擞,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即将发生的事情


状态提示:第307章 单州平(大章,懒得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