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络游戏>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二十九章 送行
有些不满。

因此,当平原君暗示这次廉颇大败理当降职后,赵王心里面就有了主意。将廉颇一撸到底显然不是赵王想看到的,起初赵王也很愤恨廉颇怎么这么不争气,但在王后的安抚下。他也明白和二十万秦军周旋的不易,何况遇上了暴雨!此战,非战之罪!真要是一撸到底,蔺相如一方的势力就太弱小了,自己也白白损失了一位名将!不处罚的话,又不能彰显自己的大公无私。

所以。在朝会上,赵王半分不提战败的消息,反而有些意味深长地说道:“信平君远道而来,舟车劳顿!权且在家休息几日,等养足了精神后,寡人还有要事想托付!”

一句话,既给了廉颇一方希望,又给了平原君赵胜一方希望。什么叫做养足了精神,自然是赵王觉得你养足了精神就交付你大事。赵王觉得你还没有养足精神,那就对不住了,继续赋闲在家吧!

当晚,蔺相如罕见地向平原君赵胜服了一个软,暗示现在秦国虎视眈眈,韩国又在崛起,如果一味打压廉颇的话,只会让秦国和韩国偷着乐。蔺相如也透露了对赵奢的欣赏。眼下之意是以后有战事的话,一定不会忘记宗贵出身的赵奢。三言两语之间。两只狐狸就达成了协议。

次日,两人联袂拜访赵王,表达了对洛水战事的意见,也暗示了现在是用人之际,像廉颇这样的败军之将,更需要用战绩来洗刷战败的屈辱。赵王这才在朝会上宣布了对廉颇的处置——保留上卿和信平君的爵位。但削减了全部的食邑,调离邯郸,前往云中郡防备匈奴,同时将秦军赶出雁门郡的势力范围。

随着这个旨意的传达,前些日子还传得沸沸扬扬的诋毁廉颇的言语不见了。一些消息滞后的庶民还公开议论廉颇。结果却是被扭送到衙门,挨了三十棍不说,还被押送到北疆修筑长城。待遇不可谓不凄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所有的邯郸百姓知道,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

邯郸,廉颇府邸。

蔺相如正在为廉颇践行,明日,也就是六月十五日,廉颇将只身前往云中郡,再不践行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哥!来,满饮此杯!”喝大了的蔺相如完全没有了往日里的风度,反而像市井中人那般豪爽起来。

这样更对廉颇的脾气,廉颇的酒量虽然稍大些,但今日里明显喝多了。他醉醺醺地说道:“好!好酒啊!好酒!”

血淋淋的战报刺痛了赵国君臣的双眼,人在愤怒的情况下最容易失去理智,也最容易偏激!有一些人,会在你立下大功的时候对你爱惜有加,也会在你失败的时候弃如敝履。很不幸,赵王就是属于这一类的人。有一些人会在你得志的时候趋炎附势,歌功颂德,在你失意的时候对你落井下石。也很不幸,廉颇的宾客、同僚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自从廉颇踏进邯郸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平日里对其百般恭敬的宾客一夜之间全都散去,那些往日里巴结廉颇的同僚更是装作不认识廉颇的样子,让廉颇彻底看清了世态的炎凉。

廉颇平日里快人快语,嫉恶如仇,得罪的人不少!往常有军功和赵王的宠信,这些小人自然不能把廉颇怎么样。但随着廉颇葬送了七万多的赵军,他们开始跳将了出来。

在有心人士的编排下,廉颇之前所立的军功成了运气或者抢夺他人来的,廉颇一夜之间成为了赵国的罪人。邯郸的大街小巷充斥着廉颇一将无能害死三军的罪人!而且,越来越多的战死者的家属用异样的眼神打量着廉颇!而这,往往是人最难以接受的。

如果不是不能确定自己家的儿子、丈夫、父亲是不是在战死者当中,如果不是廉颇依然贵为上卿,平民敢向贵族行凶会被除以株连的重罪,也许不少遇难者的家属会活生生地冲进上卿府。

在这种微妙的情况下,一直对廉颇视而不见的赵王表现出来的态度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就不奇怪,廉颇抵达邯郸的三天后,终于获准参加朝会后所受到的待遇。

对于廉颇的大败,赵国君臣选择性地忽略了战前廉颇就反对冒险进入内史郡,选择性地忽略了秦国足足派出了二十万的精锐围困廉颇,廉颇甚至坚守了两个多月,选择性地忽略了突如其来的暴雨直接导致了洛水决堤,廉颇所面对的不得不背水一战的窘境。他们只知道。赵国不允许失败,尤其是这样的大败!

毫不犹豫地说,廉颇若是胜了,他就会成为赵国的军神,一如秦国的白起!赵王甚至愿意把廉颇推到神座上,让他的万民膜拜!但偏偏廉颇就败了。而且是大败!在赵王看来,这就是不可原谅!所以,赵王任由谣言和诋毁中伤廉颇的言论漫天飞舞,却不站出来做出解释!赵王很清楚,只要自己稍微透露一下,此战战败的原因不全在廉颇身上,那就会有无数人声援廉颇!但可惜,赵王没有!

赵王就是想用这样的手段来敲打廉颇,他要让廉颇知道。他才是赵国的王上!是那个最有权势的男人!他一只手可以把廉颇捧到绝无仅有的高度上,自然也可以一只手把廉颇拍下来!

蔺相如不是没有进宫为廉颇求过情,但每一次赵王都是装聋作哑地躲过去了。赵王想灌输这样一种观点,赵军依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赵军,如果赵国失败了,那一定是主将的责任,和士兵无关。这一次的大败完全打乱了赵国本来的计划。他们没有打压住


状态提示:第二十九章 送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