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折枝花满衣>453.琴声之恨
“都是难得的好。”珊娘笑道,“起初两个孩子一直在哭闹,也未留神听,等他们睡熟了再听,才觉真是难得的好,这样的乐器班子在元龙朝也找不出第二家来。”

“哪里好?”笑笑知道,这一世的母亲是很精通琴艺的。

“尤其是方才有一段琴,非常高妙。”

看来珊娘也听到了宫八声的琴。

兴奋之余,笑笑又有些难言的感觉,因为一段琴声,居然就与母亲讨论起宫八声来——在自己看来,这种机会似乎永生都不会有。

“只是……”珊娘有些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娘说啊!”笑笑问得迫切。

珊娘极少露出如此迷惘的神情,仿佛想说出一个答案,又生怕自己说不对似的。

“我还是第一次听人用古琴弹奏《郁轮袍》。”珊娘道。

《郁轮袍》,听这名字有些耳熟,但笑笑的音乐知识一向是短板:“这个《郁轮袍》是……”——虽然是音乐白痴,但笑笑还是能听出这曲子非常好听,即便不是由宫八声来弹奏,这曲子本身也该是很好听的。而且自己可以断定,在前世绝对没有听过这样的古曲,如果听过就一定能记住,再者说,如果真有这样的古曲存在,我国一定能将其扬光大,其风头定然能盖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十面埋伏,等等等等……

珊娘对女儿的反应并不意外,这孩子从小就不擅长乐艺,于是便笑道:“这本来该是用琵琶来独奏的,据说唐代王维一曲《郁轮袍》,便成为了公主的座上宾。”

“哦~我说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啊,原来是曾经被王维演奏过的。”笑笑这才想起唐代王维的这段历史来,只是后世已经遗失了《郁轮袍》的原曲,难怪自己从来不曾听见过。

“以这曲子的难度,很少有人能将其弹好……尤其是将琵琶换作古琴,更是难以驾驭。”珊娘望着院子里搭起的凉棚,白花藤已经长起来,用不了多久就是一院子的新绿,“曾经有一位故人用琵琶演奏过《郁轮袍》,算是我听过最好的了,想不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今日听见这位琴师的曲子,与那位故人竟有天地之别。”

不用说笑笑也猜得出,珊娘口中的那位故人,应该就是楚殿秋。

本来笑笑心里还有些不是滋味儿,但听见说其与宫八声相差甚远,便又舒服了点儿。

楚殿秋毕竟是精通琴语之人,他的乐艺定然不会是中人之姿,而这样的人对宫八声也只能望其项背……笑笑简直不敢想相信宫八声的音乐造诣究竟有多深。

“可惜不曾听过王维的曲子,不知其在演奏中是否也怀有恨意。”珊娘突然就说了这么一句。

笑笑一时不解:“什么恨意?”——曾经听父亲说过,母亲的音乐造诣是极深的,至少是高于楚殿秋的,据说这话外公也曾经说过。

母亲就算没学过琴语这种独特的技艺,但欣赏乐曲的能力还是有的,尤其在把握演奏人的情绪方面——用唐起帆的原话说:简直神人。

珊娘不介意和女儿分享音乐心得:“昔年那位故人在演奏《郁轮袍》时,便怀有恨意,当时大多数人听到的却是意得志满的喜悦……今日,这位大师演奏的《郁轮袍》,竟也暗含着恨意,不知何故。”珊娘摇头一笑,“莫非,只有怀着深深的恨意才能将这曲子弹好?”

“今日的曲子,有恨意吗?我怎么听不出来?”笑笑几乎是追着母亲在问——宫八声那样随遇而安的一个人,仿佛面对怎样的逆境都能泰然处之,说他有恨意?笑笑是不信的。

珊娘却平和道:“此恨意与那故人昔年之恨相比,正如他们的乐艺一般,是天上地下的距离。”

这句话笑笑听懂了,宫八声的恨意,甚至比楚殿秋还要深,深得多。

哪里来的这样大的恨?楚殿秋家族生意破灭,所心爱的女子心系旁人,才会生恨的吧?

宫八声,他哪里来的恨?

“此恨,非家仇国恨不可比拟。”珊娘叹了一句,便不再说什么。


状态提示:453.琴声之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