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折枝花满衣>端午夏半
房看看两个好友送给自己的礼物,但还是先品尝了温家送过来的粽子——从来没有见过的粽子包法,既不是三角,也不是四角,既不是长锥,也不是圆柱,而是用一种奇怪的叶子编织成一个粽子形的网兜,里面盛着米和馅儿。

珊娘倒是认得的:“云南那边确实有这样包粽子的,用的是他们那边特有的棕树的叶子,劈成几缕,编成粽子壳,你小时候咱们路过云南,还吃过这样的粽子呢。”

笑笑觉得稀罕:“我都记不得了。”

粽子馅儿也是云南风味的云腿和玫瑰,连珊娘都夸那玫瑰鲜花的味道好。

“这粽子有趣儿,给老太太屋里也送几个吧!”笑笑吩咐丫头。

“反正一会儿要去老太太房里用饭,倒不如亲自送过去的好,”珊娘打量着女儿,“这会儿也该回房打扮起来了,小时候总要在头上插上纱做的豆娘,如今你也大了,该的簪子,穿上石榴裙。”

笑笑这才现,珊娘已经戴上了檀香木的楼阁簪,正是自己曾经在学集上为她买的那一支,流线型的长簪,簪头是一座极其精巧的小小六角亭。

于是便也带着丫头回自己院子了,古代的节日果然有味儿的多,想当年不过吃个粽子也就把端午节打了,如今又要饮艾酒,吃术羹,还簪插鬓,穿芭蕉纹或石榴纹的裙子。

笑笑的屋门口,不知何时已插上了锋利的菖蒲剑和威风凛凛的艾虎,丫鬟们的鬓上也都簪着各式各样的豆娘,或用艾蒲编成,或用缯绡剪成,轻巧巧颤巍巍的立在头上。

又见丫鬟们的手臂上都缠着五色的丝线,正想着是为何意,荷露便笑眯眯的走过来:“今儿收到这么多的五色丝!这是二姑娘亲手编的长命缕,三姑娘打的宛转绳,四姑娘做的五彩线篆,六七两位姑娘剪的一对儿襞方,还有八姑娘用桑葚和荸荠做成的五毒饼!”

笑笑望着托盘上花红柳绿的装饰物,问了问荷露,才知道具体用法:有缠在手臂上的,有装饰在衣襟上的,还有挂在床帐上的,总之都是辟邪的吉祥物,还有可掬亲手做的饼,印着五毒的图案,同样是为了讨一个端午节无灾无病的彩头。

幸好笑笑一大早就让丫头们给各房的姑娘送去了避瘟避邪的扇子,端午遗扇,亦是传统风俗。

至于瑞彩和西子,除了送去了扇子,还专给每个人画了一副画,画的半夏和木槿,取了‘半夏生,木槿荣’之意。

等笑笑走进房间,却是惊呆了。

暑热的天气里,只觉得绿意盎然,阴凉舒适——两架大大的天然绿萝屏风立在屋中,完全充当了正间与次间的隔断!笑笑走到里间,见那次间与梢间的隔断位置也竖立着同样的绿萝屏风!自己上回去温家提到的活花屏风,竟这么快就实现了!

如此一来,房间里就形成了天然的绿墙,甚至还散着植物的清香,笑笑站在旁边看也看不够,自己曾经臆想的东西居然变成了现实,而且比臆想中的还要完美。

“我不喜欢屋子里有太多的花儿,只要一架子绿荫便足矣。”笑笑望着随微风轻轻摆动的绿萝叶子:“难得西子记得。”

丫鬟们也看得稀罕,这就把植物变成了一架能够自由活动的屏风,浇水和日晒都不受影响,而且这绿萝本就是喜阴植物,并不需要晒太多太阳。

“还有魏姑娘送过来的东西,就摆在姑娘的床上。”小笛儿在旁一笑。

笑笑兴致勃勃地绕过一架一架的绿萝屏风,来到了自己的卧房,见那床帐子换成了绣着半枝莲的:“这又当什么讲?”

小笛儿答道:“因这松叶牡丹又被称作五时花,在端午节也是避瘟避邪的。”

现代人真不该丢了传统节日的过法,若是都规规矩矩按照古代来,那得拉动多大的消费呀!连蚊帐都得叫你换了。

瑞彩送的东西就摆在床上,是一套寝具——桃枝竹编的细竹席子,竹叶纹的蜀锦镶了边儿;画着夏日鸣蝉的小瓷枕,旁边诗云“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笑笑一笑:“瑞彩这是不想让我安睡了……”

床上另有一个像个现代糖果枕式的小竹笼子,不知为何物,小笛儿道:“说是魏姑娘的丫头里有个手巧的,专擅长编百花娘子,温姑娘也得了个一模一样的。”

“百花娘子?”笑笑不解。

染碧在一旁扑哧一笑:“小笛儿最近跟着姑娘上学,也学的文邹邹的了,明明就是个竹夫人么!”

小笛儿有些委屈:“我自小便是叫它百花娘子的。”

竹夫人,笑笑倒是听说过的,据说古人避暑常用这个,如今算是看到实物了。——用青竹皮编成的长约一臂的中空竹笼,摸上去光润凉爽,还能闻到阵阵的香花香草气息。

染碧笑着将那竹夫人打开,原来这竹笼的一头是可以开合的,里面装满了小柏叶,排草和茉莉花,有了这个,连香薰都能省了。

夏日睡眠的时候,可以拥着竹夫人,让其冰凉着自己的身子,起到一定的消暑降温作用。

在物资匮乏的古代,人们能够在冬日暖上汤婆子,夏日置上竹夫人,真的很会享受。

笑笑搂着这只芬芳的竹夫人,爱不释手,这算是自己来到元龙朝之后,最喜欢的一件古物了。

手机用户浏览m23bsp;11精彩的佳人公众号点击书城页


状态提示:端午夏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