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一代权臣>182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不能轻易处置的。/p

于是秋仪之只能又找了一处干燥地窖,将这烂了一半的尸体安放进去,又同林叔寒商议草拟了一封奏章,叫王老五撒开丫子立即就送到京城里去,请示皇帝和宰相应当如何处置。/p

几天之后,虽同王老五回到金陵的,除了一道圣旨之外,还另有一哨兵马。/p

领军的张龙秋仪之是认识的,自打幽燕王府里头就领着王府护卫,现在又是御林军头目,是皇帝心腹里的心腹——今日皇上郑荣派他过来传旨办差,那必定便是对这件事情极为重视。只见郑荣的圣旨里头要求秋仪之立即将温鸿辉的尸交给张龙,再由张龙送进到京城洛阳里头,到菜市口开棺戮尸,最后还要传九边,以儆效尤。/p

秋仪之对这种做法其实并不以为然,可是既是皇帝的圣旨,那自己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便叫人将温鸿辉的尸体从地窖里头抬了出来。/p

地窖之中又干冷又避阳,秋仪之又命人在上下撒了石灰,因此温鸿辉被水泡得失了人形的尸体,竟逐渐显出轮廓来,仔细辨认确同温鸿辉假扮的“石伟”面貌相像。/p

温灵娇听到风声,过来瞻仰哥哥遗容时候见到这副场面,又是一番痛哭。/p

秋仪之在旁劝了好一阵,这才将温灵娇劝走,便又命人将早已准备妥当的棺材取出,照旧撒好石灰等物,小心装殓完毕之后,才让张龙护送北上返回京城。/p

至此,一桩江湖豪客劫持钦差大臣的泼天大案,居然以天尊教主假冒钦差大臣的结果收场。/p

天字第一号的钦犯居然在皇帝身边隐藏身份十余年,若不是他过于自信,居然想劝反了皇帝膝下螟蛉之子秋仪之,否则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查明其身份。这样的事实,若公之于众,朝廷的脸面是无论如何都保不住的,因此也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说是江南道节度使刘庆机敏干练,一举起货天尊教匪徒,天尊教主在逃窜过程中被江南水师击沉溺水而死。/p

朝廷既有这样的说法,那立了“大功”的刘庆自然也要加官进爵,一时半刻也不能撤掉这江南道节度使的肥差。因此刘庆喜出望外,不仅备了两份大礼分别送给秋仪之和林叔寒,还连日宴请两人以示感谢。/p

秋仪之被他搅扰得烦不胜烦,又想到现在金陵之中确实再无事可做,便连告辞都没有,便领了手下两百多人马返回山阴县去了。/p

金陵闹出这么大动静来,丘陵群山之中的山阴县竟没有丝毫反应,依旧是一副世外桃源一般的恬静景象。/p

这些日子以来,秋仪之将山阴县的事务全权交托给许容处理。许容虽是大殿下郑鑫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然而秋仪之和他把话说透之后,他倒也能够尽忠职守,将山阴县治理得夜不闭户。/p

秋仪之见县中没有什么需要自己出面整顿的,又因温灵娇哥哥葬身江底之后大病一场需要静养,便也不常在衙门里头居住,反而看中了当初那贼道姑妙真居士的“了尘宫”,邀了林叔寒、吴若非、尉迟霁明等人在里头常住。/p

秋仪之因打通了皇上周慈景和大海商李直之间的贸易商路,因此两家每月给秋仪之的抽头总在近万两白银上下,秋仪之除了用于养兵饷之外,每月还能剩下两三千两银子,正是有钱得紧。/p

于是秋仪之嫌“了尘宫”阴气太重,便出钱请人将这已没了主人的“了尘宫”重新整饬一番,特别是将当年害死人命的几处暗室拆毁、埋藏死尸的紫藤花架推倒填埋、妙真居士居住的房屋也彻底重建,又按照林叔寒和吴若非的建议,将整个花园重新布置妥当,花了前后有个两个月功夫,才将整桩事情办妥。/p

期间,皇帝郑荣给秋仪之来好几封圣旨,有的是因其又立新功,进秋仪之为侯爵的;有的是通报同倭国征夷大将军交涉成功,由其约束倭国狼人武士严禁渡海为寇事宜的;有的是向其征询关闭福州、广州其中一个口岸,在江南道或是山东道另开一口的建议的。/p

秋仪之终日同温灵娇厮守,偶尔和林叔寒议论古今趣闻,又同尉迟霁明跑马走狗,全然没有将心思放在国事上面,对加官进爵更是毫无兴趣,只同林叔寒稍微商议了一下,便草草递上奏章敷衍了事。/p

如此这般,时光漫无目的而又如心所愿,仿佛一江春水缓缓流逝而去……/p

/p


状态提示:182 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