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一代权臣>044 被擒
分干燥,沾到一点火星随即爆燃起来。官军之中还有想要过来救火的,然而他们却没有预先准备水源,真真应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俗语,只好眼睁睁看着火苗越窜越高。/p

赵成孝等人却丝毫没有犹豫,见一击得手,随即转向另一个柴草堆,依样画葫芦般杀散周边官军,随即点燃柴草。/p

这样几番冲杀之后,山阴县城之中四处燃起火光,官军辛辛苦苦搬运过来的引火之物,已大半被毁。/p

秋仪之见到这样情景,不禁抚掌大笑,却不料自己身边已是没了护卫力量。/p

官军之中将领也并非完全不懂军事,见秋仪之孑然一身,索性不去理睬在山阴县城当中兴风作浪的赵成孝等人,派了二三十人一支小分队从街垒一侧偷偷摸了上来。/p

秋仪之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赵成孝的行动之上,直到官军爬上街垒才恍然大悟,立即高声呼喊道:“赵哥,快来救我……”/p

他话音未落,官军已从街垒之上一跃而下,仗着手中官刀慢慢向他靠拢。/p

秋仪之本就武艺平平,又见自己寡不敌众,知道自己若要杀尽眼前这些官军是万万不能,便想着能否拖延些时间,好让赵成孝杀回来营救自己。/p

于是他干脆解下腰间佩刀,笑道:“诸位真是好手段,本官今日算是服了。不知诸位想要如何处置本官呢?”/p

这些包围秋仪之的都是普通兵士,加起来大字都识不满一箩筐,还真不知道拿秋仪之这个朝廷命官怎么办。/p

正在他们面面相觑之际,却见街垒之上爬出一个军官。秋仪之定睛望去,正是方才同他说话的那个检校。/p

昨日一事,这检校官对秋仪之暗自有几分好感,便十分客气地说道:“大人仁义得很,末将便也不能无礼。既然大人已解除武装,那末将便也不上刑具了,还请大人跟着末将太平去见刺史殷大人。末将有言在先,若大人负隅顽抗或是想中途逃跑,那末将也难免失礼,到时弄得大家都失了体面,可就不好了。”/p

秋仪之听这检校这番话说得倒也有些条理,便道:“好,你说得有道理。却问这位将军尊姓大名?”/p

“不敢当。”这检校拱手抱拳道,“末将姓伍,名常锡。大人这就随我去见殷大人吧。”/p

“伍常锡……”秋仪之暗自记下这个名字,又道,“好说。只是这牢中关押的犯人,都是钦定的要犯,还望将军能够仔细看管,不能让他们跑了。”/p

“那是自然。”伍常锡朗声说道,随即命令手下兵士将秋仪之半扶半抬着押出街垒。/p

此时,赵成孝等人早已听见秋仪之呼救声音,知道他必有麻烦,已杀破重重阻隔来到秋仪之前面几步远的地方。他们见自家恩主已被官军擒获,赶忙提刀上前就要来营救。/p

却听那名叫伍常锡的检校轻身对秋仪之说声“得罪”,便抽出随身佩刀,架在他的脖子上,高声对赵成孝等人说道:“这几位兄弟的武艺,末将是领教过了。只是你家大人现正在末将手上,还请诸位能够放下武器,不要逼我动手。”/p

赵成孝看看秋仪之,又看看伍常锡,叹口气只好将佩刀收入刀鞘之中,又将刀鞘解下缓缓放在地上。/p

那伍常锡似乎也松了口气,命令手下兵士道:“这几位都是了不起的汉子,尔等不能作践。就押着这几人跟在我后面,一同见殷大人去吧。”/p

殷承良的中军就设在山阴县衙之内,秋仪之是再熟悉不过了。然而他现在是身不由己,只好在众官军的押送之下,径直穿过县衙大门,走入中堂之上。/p

只见江南道刺史殷承良端坐在“明镜高悬”的匾额之下,江南道文武官员分站两旁,气势倒也十分肃穆。/p

押送秋仪之的检校伍常锡见状,连忙整理一下衣甲,上前半步行个军礼道:“请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启禀刺史大人,山阴知县秋仪之带到。”/p

殷承良脸上掠过一丝笑容,说道:“好,这是你的战功,我心中有数。你且将那秋仪之押上堂来!”/p

伍常锡又作了个揖,却道:“大人褒奖末将愧不敢当。只是秋仪之大人确非十恶不赦之辈,还请大人稍存体面。”/p

殷承良听他为秋仪之说情,心中顿时火气,说道:“秋仪之是造反作逆的恶徒,不是你一个武夫能保下来的。你不要多嘴,快将他给我押上堂来!”/p

/p


状态提示:044 被擒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