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地狱之城>53 卷土重来 53

“请问这种致命弱点是什么?”艾德伦问。

“先从军事的角度来看,纳粹德国目前执行的仍然是一种闪电战的策略,其根本意图在于通过快的军事打击以及对敌对国社会秩序的全面破坏来实现其战决的战略目的,这主要是因为纳粹德国很清楚完全依靠自身实力根本不可能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所以他们必须避免陷入持久战的泥潭。”

“其次从外交的角度来看,无数个分散的敌对国家显然要好于一个坚不可摧的联盟,所以纳粹德国为了避免世界各国团结在一起,势必要采取分化离间措施,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避免我国过早的加入战局,因此在这一阶段他们会采取种种威逼利诱的手段迫使我国远离战场,但是绝不敢撕破脸皮,否则一旦出现北约、俄罗斯和我国全面联手的情况,就会加大其实现侵略战争野心的困难程度,这对纳粹德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必须竭尽全力避免出现的局势。”

“通过上述两个角度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纳粹德国之所以迟迟不对俄罗斯和我国展开军事打击,其目的还是想将战争始终控制在自身能够全面掌控的范围内,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对方的这一弱点来采取一些大胆的举动。”

李上校的话在英国内阁成员中间引了一阵争议,但是支持者显然占了上风,他们纷纷表态赞同中国政府对局势的看法。

“上校先生,贵国政府的观点确实令我感到非常振奋,但是我还是有一些疑问需要得到解释,比如说贵国政府完全可以直接对纳粹德国进行宣战,并且将强大的中国军队派往欧洲战场,这样一来我国军队就不用离开本土,难道这不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吗?”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勋爵突然出了质疑。

“杰弗里先生,我国军事政策一直奉行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对纳粹德国还有很多缺乏了解之处,比如说他们秘密基地究竟在南极的什么地方?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将数百万大军神不知鬼不觉的运送到每一个预定攻击地点?他们的最高领导层都是由那些构成,这些人都长什么模样,性格上有什么特点……我们还需要时间来彻底搞清楚这些问题,因此现阶段最好的战略就是与纳粹德国维持表面上的平衡,并且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协助世界各国不断展壮大实力,同时对纳粹德国的政治军事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为下一步的最终战略决策提供帮助。”李上校说。

“用你们中国人的话来说,这就叫做斗而不破,也许对于当前的局势来说这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国际舆论会怎么看待这些事情?恐怕有很多人会以为你们只是想借助我方力量来消耗纳粹德国的实力,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杰弗里说。

“我国政府也认为确实会出现这样的言论,”李上校并未避讳这个敏感的话题:“但是我国政府同样认为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长期艰苦的斗争,这里面既需要我们统一考虑全局战略,也需要每一个同盟国之间的互相理解,否则一个始终充满猜疑和敌意的联盟根本无法挥出应有的实力,而这恰恰是纳粹德国希望看到的。”

作为一个曾经在中国做过六年大使的老牌外交官,杰弗里在英国政坛素有中国通的称号,而李上校的解释在他看来也完全符合中国人一贯的战略思想——从现实角度来考虑,他其实完全认同中国政府目前采取的战略,毕竟当前的要任务是要保存有生力量,而不是和纳粹德国死拼到底,但是大英帝国的自尊却又迫使他不得不考虑本国公民和军队的感受。因为在很多人的眼中,中国依然是个落后愚昧,而且人民没有任何自由和民主可言的独裁国家,原本高高在上的大英帝国突然间沦落到要向一直被自己在骨子里看不起的中国人寻求保护,这无疑会让撤退行动充满种种阻力。

“或许贵国的海军能够保护我们安全撤到法国,但是在这之后怎么办?因为即使我们撤退到了捷克和波兰也不能保证纳粹德国会停止进攻,到时候谁来保证我们的安全?”

“这一点我愿意做出保证,”罗曼诺夫抢在李上校之前答道:“卡西莫夫总统承诺所有撤退到俄罗斯境内的武装力量都将享有和我国军队同等的待遇,必要时我们还可以提供额外的补贴。”

回答罗曼诺夫的是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这个问题我国政府也已经做出了详细的安排,”李上校摊开了一份计划书:“我们除了将提供大批军事基地用以安置各国武装力量之外,还将在国内三百多座城市里建设安置小区,专门用来接受各国疏散人员,同时考虑到贵国政府与我国香港地区由来已久的历史渊源,我们建议贵国可以将临时政府所在地设在香港,而我方也愿意为此提供相关帮助。”

艾德伦和杰弗里几乎同时瞪大了眼睛,而勒布朗也是一脸吃惊的表情——就在几年前,英国政府还曾经在暗中支持过所谓的“占中”势力,将原本安宁祥和的香港社会搞得一团糟,然而中国政府却并未因此对英国政府采取落井下石的做法,而是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大局出,真心诚意的希望与英国政府展开合作,仅从这一点来看,英国政府就在度量上输了一头。

“上校先生!”艾德伦突然握住了李上校的手:“请您代我向贵国主席和人民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无论何时,英国人民都不会忘记贵国政府为我们


状态提示:53 卷土重来 5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