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1942风起南洋>第060章 过江和换装

7月2日,先锋军跟着第200师过了怒江。

赵易三人商议后,终究选择了过江走大路的路线。

“时间紧迫,我们没有时间磨蹭在路上了。”最后拍板的是赵易,他的理由叶关和李衡也都认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走的还是要走,我们队伍基础还很薄弱,需要的是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不是投机者。”

后一个理由足够强大。直到现在,三人来到这个世界不过三个多月,所谓的嫡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下子队伍扩张那么多人,并不一定是好事。要一下子消化三千多远征军士兵,恐怕容易吃撑。无论是老蒋还是美国人现在都已经注意到了先锋军这支新崛起的队伍,和国内联系密切的三千远征军士兵一旦处理不好,就有可能被鹊巢鸠占,徒劳的为别人做嫁衣。

赵易既想求稳,又想加快发展速度。

美国人已经行动了,远征军也快要改成驻印军了。如果等到远征军都到了印度,再加上国内空运去的士兵,史迪威手中就有了可调用的庞大军力。先锋军的作用就弱了很多。

从惠通桥西岸到初步建立的基地,千里之遥,李衡他们足足走了一个多月。赵易他们带着伤病员,行军速度同样快不了。此时慢悠悠的在小路上训练,虽然有助于队伍的稳定,却也可能漫长的路途错失良机。无论是对美国人来说,还是对国内外关注到先锋军的人来说,一路流亡的落魄队伍哪里比得上坐拥一个根据地的队伍有利用价值?

“这走大路一路繁华城镇,也不是没有收获。”过了保山,叶关喜滋滋地一边看着车窗外的景色,一边对查看账本的赵易说道。

对叶关自己来说,收获之一就是终于吃上一顿舒服饭菜了。

在野人山中,甚至在之前的路上,赵易和叶关李衡商定了,生活标准和普通队员们一样,不搞特殊化。野人山中,物资匮乏,更是需要讲究平均分配,这也是先锋军赢得不少人跟随的原因之一。

叶关这个二首领也不例外,在野人山中有时吃饭都难以吃饱。直到过了怒江,到了保山,才在当地乡绅和中央军驻地的宴请中吃了几顿丰盛的饭食。虽然还要顾及脸面,尽量吃得文雅一些,但那些饮食不让于后世的那些高档饭店的饭菜。自来到这个世界,头一次吃得那么舒服。就连民国的美女都见了十几个,只是必须保持距离远观而已。

再一个收获就是终于不再走路了。

在野人山中的漫长行军让他早就失去了漫步野外的兴趣,过了怒江,走上大路,托第200师的福,终于坐上了车。虽然只是卡车,却不用累脚了。

更让他高兴的是,过了河后,离开队伍的人并不算多。

愿意跟着先锋军的一千三百多名远征军士兵,除去留在野人山的一百多名伤员外,到了保山只走了一百多人。那些没有打算加入先锋军的一千六百多人,除去留在野人山的五百多伤员外,跟随着先锋军一起到了保山后,已经明言要离开的也不过只有四百多人。莫的村附近活下来的九百多伤员,也只有八十多名伤残者只愿回乡养老。

整个先锋军的队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兵力不减怎能不让叶关高兴?

“到了春城才是最大的考验。”赵易一盆冷水就泼了过去。

“春城怎么了,不就是省会吗?”叶关只是嘀咕了一句。他心里明白赵易说的没错。

在野人山跟着先锋军的远征军原来跟随的杜聿明现在还在野人山中缓慢行军,原属于新22师和第5军军部直属部队的士兵没法归建,部分归属第6军也无法找到组织,第66军的士兵倒是能找到新28和新29师,只是因为历史的变动,跟随杜聿明走的人并不多,他们中很多人也不愿归建。

此时镇守在保山的第11集团军,跟他们互不统属。因为先锋军援助野人山和第200师的功劳,宋希濂也出头干涉的意思。

春城却设置了很多收容站,有专门的针对远征军的收容所,那些伤兵、散兵需要去报到,否则被人抓住当逃兵处理,直接枪毙也没处喊冤。

就算没有来找茬,春城的花花世界可不比保山前线,士兵在那里可没有危险,有点关系有点门路的可以直接离开另谋出路。现在随队嘴里不说离开的并不一定就没想着走。

“我们总不能坐看他们就这样离开。”经过了援救第200师一战,叶关对于这些老兵的离去有些不舍,“谁都会考虑前程利益,若是我们先锋军没有前途,别人离开也没错。”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没说他们错。”赵易苦笑着摇摇头道,“是我们现在实力不济,无力消化吸收,容易出乱子。现在我们队伍缺少向心力,缺少一种凝聚力。”

“咦?以前公司要凝聚力,不都是唱歌、组织集体活动吗?军队凝聚力先得需要认同感。这么长时间了,我们连属于自己的军服都没有,这个认同感总归是差了点。”叶关扯了扯身上穿着的远征军军服道。

先锋军现在只有一个辨识的军旗,军歌一直没有。

三个人脑海中大把大把的歌,却没有挑出一首合适的。国内的革命歌曲一大把,很多气势雄壮激扬,单从曲调上来说,在军中传唱是没问题,问题主要是歌词,让他们总感觉有些不恰当。三人也没有改词写词的本事,连续的忙碌之中也没有来得及顾及此事。

军装的事情更是一直都没有顾上。

一开始去滇西的时候


状态提示:第060章 过江和换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