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络游戏>暗黑大宋>第648章 海盗(上)

燕达和苗履用望远镜看着远处的战场。

“真是一支强军哪。”苗履赞道。

“那倒不一定,不过在这样的地形里,这支军队几乎能称为无敌之军。”燕达说道。

但这背后是不知进行了多少场战斗,才磨砺出来的实战能力与相互配合能力,当然,也与王巨付出高昂的报酬有关。

在这个岛上呆了大半年,燕达也知道了许多海外的真正情况。

燕达又说道:“其实说倒底,还是双方差距太大。”

这个差距不仅与武器有关,还与文明也有关,这里才是真正的刀耕火种,燕达不来到这里,实在难以想像,会有人类愚昧如此。甚至内陆地区,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都没有象样的工具,用石刀割稻谷,平时多靠水果为生,简直与猴子差不了多少了。

再者,这里又没有一个强者,将这片地区统一起来,本来就很弱很落后,再分成几百个几千个部族,所以迅速被自己率领几万大军,一步步推向南方,再由另外一些人,接到另外的岛屿上……

不过燕达还疏忽了另外两点,那就是这些土著人,智商很落后。

其次这些土著人让燕达觉得愚昧懦弱悲哀,但他不知道的是,若不是王巨,再往后发展几百年,将会有一批批数字以十万为单位计算的华人,被这些他慈怜的土著人杀害,从东到西,从海岛到大陆……

燕达继续看着。

战斗迅速快要结束。

这三千兵士确实很强大,燕达估计自己当抵自己训练的这支部下六千兵马,也就是放在这片战场上,在其他条件相等下,与燕达集训许久的土兵相比,完全可以做到以一敌二。

但燕达也没有多想。

去年秋后,一批移民已经迁徙过来。

王巨是怎么安置这些移的,燕达还刻意过去观看了一下。

当然,他不知道实际就是王巨一个人的,只是以为是在王巨带领下,几百名海商的行为。

不过做得真的不错。

很早就准备了大量粮食,就等着这批百姓到来。

然后随船又从中原购回大量生产器具,生活用品,随后各个管事出面,将百姓分散到各个定居点,带着他们修建房舍,分配粮食生活用品与生产器具,甚至还分了少量的一些牛犊子,小猪小鸡,让他们饲养,然后指导百姓如何开垦,再利用空暇之时,修建道路,以便相互往来,或者就着地形,建设一些小型水利,以便以后更好的农耕生产。同时还发放了武器,毕竟燕达再推进,当地还有一些土著人逃了过去,所以这些移民,必须有一些自卫的武器。

这些仅是普通百姓的,还有一些特殊的安排,比如一些高利润的养殖种植业,矿业,以及其他行业,那得领手起来了。这些行业燕达未看,但普通百姓都能如此安顿,另外那些能为海商带来大量利润的百姓就更不会差了。

并且很快就有了效果,马上第一批水稻就要成熟了。邵宣称为旱季稻。反正不管什么季稻,冬天还能种水稻,燕达服气了。

但让他感受最深的是移民到来的两条戒令。

在岛上想执行宋律那是不可能了,因此王巨将汉高祖的约法三章搬来:杀中国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也就是禁止这些移民互相残杀。

同时还有两条律法,与异族通婚者杖一百,罚重金。忘祖背宗,说自己非中国人者,杀无赦。

燕达便问邵宣,在陕西王巨可不是这样做的,相反的,他还鼓励着各族相互通婚。

邵宣便做了解释,迁徙到海外,朝廷欲要派官员来管理,海商们也同意了,毕竟是好大的一个大摊子。燕达也是好笑,那可不是,仅是这个岛就多大哪,况且在东南还有几个更大的岛。

但邵宣估计,朝廷也管不好,怎么说呢,主要离朝廷太远,鞭长莫及。

未来如何,王巨也没有明确的想法,只能说走一步算一步,至少给这些赤贫百姓有一条生路,缓解了国内人口稠密的压力,另外还能带来一些财源,可以用来替朝廷做一些实事。

以后王巨估猜会出现两种局面,一种叫遥远的思念,反而更亲切。这种情况当然巴不得了。

还有一种便是因为离得远,最终产生隔阂,就象交趾一样,虽然因为隔着大海,不会危害到中原,但王巨并不想出现这种结果。

所以订下了这两条规矩,第一不能让他们血缘淡薄了,毕竟移民数量还是不多,不象内陆,什么血脉种族放中原一放,也被融合了,就象当年强大的鲜卑族一样。但在海外不行,土著人的数量仍然很多,这是海东面,若是主航道那边,也不知有几百万几千万百姓。一洗血脉就洗淡了,又是在海外,血缘一淡,那就越离越远。但保持血脉没有用,必须让他们不能忘根,这才是根本,所以有了第二条更严的律令。

并且等大伙安定下来后,还要兴办教育,以后各处移民人口增加后,会派人专门编著历史书籍,若有考试,当成必考科目,以便对一代又一代人教育,让他们不能忘本。

只要不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海外的移民就能与国内产生良好互动,互补有无,于是越来越强大。而非是象前面各朝各代,好不容易平安一段时间,又四分五裂,战火不休,黎民流离失所。

当然,这是王巨一厢情愿想法,虽然与另一个时空相比,国家单一性是优势,然而团结却是这个种族最大的弱势……所以最


状态提示:第648章 海盗(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