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崇祯大帝国>第一百三十九章 怎么办
,结果呢?

矿监被打死了不少,矿税也被迫废除了。

占着国家的矿开矿赚钱,不准国家收税,还打死了收税的太监,这种事情千百年来只有大明才有!

好吧,万历皇帝拿他们没办法,只能憋屈着。

问题是这些人很嚣张,开始扣帽子,什么太监横征暴敛,什么太监弄得民不聊生,什么皇帝与民争利。

这是哪跟哪啊,简直颠倒黑白。

大太监收钱,他们能看得上老百姓手里面的钱?

榨干了也没有多少钱不是!

这就好像跑一百个地方,向一万个家庭收费,也不如往马爸爸公司一座,打点秋风来得多啊!

这个道理谁都懂。

所以,万历和太监收税,弄得还是这些大户。

问题是,大明的大户是谁?

能得罪吗?

于是,万历挨骂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想起这些,崇祯皇帝再也不能淡定,连坐都坐不下,负手起身踱着方步,脑海里不停转动着,怎么办?

“温爱卿有何方法,赶紧说来?”

走动着,崇祯皇帝发现不对劲啊,温奸相这老货低着头,紧缩双眉,一副欲言又止难以抉择的模样,立马开口说道。

“皇上,臣以为,或许需要进行盐法改革,取消开中法,取缔徽商手里的根窝,才是长久之计。

可臣又担心,不知时机是否合适?又有谁可以取代徽商手里的雄厚资金?”

温体仁依旧思索着,缓缓说出心中的忧虑。

说起来,大明的盐法改革并非第一次,长久以后都在与时俱进。

明初,对百姓不错的老朱为避免权势仗势独占盐利,严禁食禄之家行商卖盐。

洪武二十七年,老朱下令,禁止公候伯及文武四品以上官员的家人、奴仆行商中盐,侵夺民利。

景泰五年,规定官员每人支给盐三千余斤,吏每人支盐五百余斤,以防官吏干预盐政。

此法制定后,盐务井然有序,国家获利较大。

后来,随着战事的进行,推出开中法。

开中法是指开边报中,即由官府公布条例,召商输粮食等物与边境地区,以盐作为报偿。

实行开中法的目的,最初主要是为了增强边境的军事储备,充实军饷,之后扩展到为救济水旱饥馑,囤积粮草。

每当边境军饷发生不足,或发生水旱灾害时,由户部出榜,召商输纳。

或令商运粮于指定地点,户部编制勘合和底簿,一式二份,一份交给发粮机关,一份发给各转运提举司。

商人纳粮后,由收粮机关将所纳粮数及应支盐数填给仓钞,商人持此仓钞赴各转运提举司。

转运提举司比对相符后,按商人所纳粮数给引,派场支盐。

商人得盐后自行运售。

以粮食换盐引,利用商人运粮纳米,充实边储,这就是大明代食盐开中法的主要内容。

开中法实行后,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转运费,边疆粮饷也得到了保障。

由于开中法效果显著,不仅粮粟,凡属国家急需物资,皆令商人输纳中盐。

由此而衍生出许多新的制度,如纳马中盐、纳钞中盐、纳铁中盐、纳布中盐等等。

总之国家需要什么,就开中什么,盐随时随地成为国家与商人交易的媒介。

可自宪宗成化以后,吏治日益败坏,盐法亦日趋紊乱。

成化末年,权要门宦仗势以廉价买进淮、浙盐贩卖,谋取大利,导致官盐卖不出去。

弘治十五年,奸商通过外戚张鹤龄请求以长芦旧引十七万免追盐课,每引纳银五分,另用价买各场余盐如其数,听其贩卖,竟得到了同意。

于是,大明中期盐法败坏,关键在弘治皇帝心太软,偏宠权贵。

官宦借权力寻租,转卖批条,坐收巨利,受苦的是老百姓。

万历后期,实行纲盐法,即由万历前的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制度改为民制商收、商运、商销。

纲盐法是商人垄断食盐运销的制度。

万历四十五年明神宗采用盐法道袁世振建议,将各个商人所领盐引分为十纲,编成纲册,每年以一纲行积引,九纲行新引。

纲册许各商永远据为“窝本”,每年照册上旧数派行新引,无名的不得加入。

从此官不收盐,由商人和盐户直接交易,收买后运销权都归于商,并得世袭。

从此内地盐商得到了解放,食盐的运销红火起来。

纲盐法在疏通积压的盐引方面的确发挥相当大的作用,这对于挽救盐政的崩溃,多少起到一些支持作用。

但实行过程中,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即,权钱交易,有权的宦官也借机勒索。

权贵垄断盐利,政府肆意搜刮,加派频繁,使引价日增。

天启元年,每引官盐的价格是三两八钱。私盐每引价格最高不过五钱,即使加上贿赂上下官吏的支出,仍不及官盐价格的一半。

商人纷纷贩卖私盐,再加上令盐课改折,灶户改纳盐为纳银,征非所产,灶户非私贩而不能得银,结果导致私盐更为盛行。

到了崇祯年间,就更不用说了。

简直败坏到了极点了。

而这,也是温首辅决定改革盐法的初心。

当然,他是在这段时间看到崇祯皇帝的霹雳手段后,才动了心思的。

否则,他根本生不起这个念头。

没有一个强势的皇帝支持,他一个首辅能干什么?

尤其是在朝廷摇摇欲坠的情况下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九章 怎么办--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