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唐朝生意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非除不可

弥睿同样惊立起身,“还真有这种可能!具有那等能力之人,除开李姓皇族,就只有武家人,而且那般堪称奇迹般地提拔速度,势必会引起朝中人严重关注,萧家身后人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于是,假造皇室成员传闻,不仅能压制住某些意图寻查之人,而且能遮掩住真实来处。”

“若真是如此,此人下得这盘棋可是很大啊!”李之为自己二人的想象很是忧虑。

“岂止是一盘大棋,几可称之为恐怖了!李先生,估计我是暂时离不开了,还请先生尽快赶回长安城细查此事。极有可能此事是个巨大阴谋,你我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啊!”

“兹事甚大,是怎样一种谋算,竟是早在至少十年前就开始了?但只要朝廷开始着手调查,就不是我等可以插手的了,不过我会将咱们两人今晚猜测,及时反馈上去。”

弥睿忽然叹然一笑,其中苦意明显:“我怎么觉得有一丝武后担磕芙一件隐秘事,在至少十年前就开始布局,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渊谋远略?抛开对立面影响,称之以磅礴大气也不为过吧?李先生,你没觉得,只有一方霸主,才具有如此独到眼光与见解,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

李之大摇其头,“不会是武后本人,她不屑于这种阴谋诡计,此人既能任用酷吏,肆行诛杀,又能广招贤良,知人善任,这在二圣临朝的二十几年,已尽显无疑。”

二圣临朝是指显庆五年,也就是660年,高宗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

除了最初几年,她政治智慧略显稚嫩之外,在四年后向高宗建议,让她一起上朝,临朝听政,二人合称“二圣”,武则天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才初现峥嵘。

此女非常聪明,经验丰富,知识超群,在政治、军事、制度、经济、文化等等方面,她都有作为一个英明国家领袖人物的才能、见识、眼光、风度,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并且起了临朝听政后积极推动作用。

但其也做过,让那些道貌岸然的历史卫道士们大跌眼镜之事,比如提倡告密,擢用酷吏,滥杀无辜,更在太子的设立上屡动手脚,以致八位皇子的目前仅剩两人。

“不知弥大人是否关注到一事?在此期间,抛开一系列政情变化,其人宗教心念是佛教在道教之上的。”

李之说过这话,让弥睿很感突兀,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答。

而李之拥有前世记忆,深知武则天预谋篡位,自己登基坐殿,为让天下人信服,授意人在洛河制造“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石碑,才借机登上帝位,最终为自己扫清一切障碍。

但这话他不能明说,只能借助此人在佛教、道教上的对待差距,用以提醒之意。

因为他已想到,所有阴谋极有可能就是武后在指使,至少是她指派之人,在默默运行此类布局。

见李之迟迟不提及他的见解,弥睿忍不住问道:“李先生,恕下官愚钝,实在难堪其中机巧,先生可否明言?”

李之忽而笑道:“弥大人莫再称下官,我可是不敢当啊!日后你我兄弟相称如何?”

弥睿自是乐意,他再是比李之大上二十几岁,在爵位上也无可比性,难得人家如此敢看自己。

“明言兄弟可不敢当,但我就知一点,大唐又称李唐,皇室姓李,就因唐朝王室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规定道教为三教之首。但为李唐皇后,为何转奉佛教,这里面仅仅是武后个人信仰上的转变原因?”

“难道是因她在早年间被迫削发为尼的那一段经历?”

“我倒以为,她是在具有篡位登基念想之后,便开始大力地利用佛教,以便自己上位时有个绝佳籍口,并试图与李唐的道教尊崇鲜明区别开来。具体真实性何如,我不敢妄加猜疑,但不知元忠兄注意到没有,如此人果然在有意利用佛教,早早将自己的信仰公开,此举是不是与我们正在讨论的巨大阴谋,有很多相似之处?”

弥睿沉吟良久,猛拍大腿道,“还真是如此,同样是在一、二十年前就开始布局,巧妙借用了当年被迫削发为尼的经历,以便于将来最终成事后,大力利用佛教,将佛教的地位提高到道教之上,借以殊显她与李唐的不同。”

李之苦笑道,“不用将来成事后,目前她已经在洛阳城公然支持建寺、造像、度僧,所敕建的大云寺,已然具有即将遍布于全国各地的迹象了。所以我才认为,武则天之所以支持佛教,主要是为了她篡权称帝和政治统治服务的。”

短暂沉默后,弥睿喟叹道,“正文兄弟,尽管目前我们,将两件事情形结合起来得有些牵强,但绝不是因主观臆导,而是明知如此却缺乏有力证据。不过怎么说,我个人卓信之前所猜疑阴谋,绝对会与武家有关!”

李之忽然间呵呵乐了起来,“若事关后者,我们无能为力,因为武后将一切都做在了明处,这就是我前面所讲,此人不屑于那种阴谋诡计的原因,还因为她是位极典型的女权主义者。但也同时存在着,她需要某种力量将之直接推上神坛的打算,因而侧面通过引导、指使他人,来配合自己的同时,也为万一存在的失败可能,预伏暗手,这等暗手可能就是我们窥出一缕踪迹的阴谋所在。”

“你是说,她有她的阳谋堂而皇之,也有暗留后路的阴谋后手,我们察觉到的,就是阴谋后手一角败露?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七章 非除不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